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集体林区围绕产权主体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森林产权变化,始终体现“合”与“分”的转换轨迹。南方集体林区由于地域上的多元化特征和产权变革的路径依赖差异,使得森林产权问题错综复杂,加之森林产权本身是权利组合,或曰“权利束”,简单地对森林产权安排进行“合”与“分”的调整,难以真正解决产权安排的根本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实证,以经济人理性假说为前提,以南方集体林区商品林产权为研究对象,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该区域森林产权制度变革的历史考察和对村级案例的“解剖”,揭示了南方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实质和农户与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探求实现利益多元化的产权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关系,为实现林区森林经营和农户收益的持续性奠定制度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林业“三定”至今,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过于频繁,且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给社区经济和森林经营造成了一些难以逆转的不利后果。集体林所在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集体林产权安排必须兼顾农民利益、社区经济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三者的相互依赖性要求集体林权制度必须从内在机制和保障措施上满足多重目标实现的条件。(2)森林资源需求的层次性对公平与效率目标的侧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集体成员的生活保障,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投资价值更为显著。现阶段森林产权改革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初始产权在集体成员间的公平分配问题,应体现公平优先原则;而产权流转则侧重在效率提升,应体现效率优先原则。(3)利益相关者分析表明,林区政府对林业的干预和“寻租”过强,农民在林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外部性”的大量存在,收益权受到严重限制,林地承包经营制度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财产权问题,林区政府成为集体林地实际的“所有者”。因此,在集体林产权安排中,关注收益权和处分权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排他性问题。(4)在森林资源农民集体所有的现行制度框架下,农民参与决策权是其产权内容之一,也是其经济利益实现的保障。因此,在目前农村和林业行政管理体制下,切实落实以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决策制度是保障农民利益、缓解利益冲突的重要工作。(5)一项制度总是有其适生的环境,产权制度安排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的所有问题,产权制度的变迁需要配套制度的相应变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限额采伐制度已不是实现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经营目标的最有效制度,反而有可能成为制约农民从事林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因此,设计与新型的集体林权制度相匹配的采伐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其他文献
本论文对燃煤热源工艺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在设计中考虑了大庆当地的气候条件及环境等诸多因素,同时也兼顾了节能、经济和环保诸方面因素。设计内容包括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目的研究对痛风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位痛风确诊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应用基础护理与联合中医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及血尿酸值变化。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
背景与目的 下肢缺血性疾病多由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糖尿病引起,是中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它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病变,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患者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授法试验观察报告沈阳市大东区大北第六小学王秀英,刘冬雪沈阳市大东区健康教育所白天祥沈阳市大东区教育委员会张茹君学龄前期的儿童,尽管这个阶段不长,但却
共享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劳动关系认定问题是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共享经济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但共享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有所不同。我国目前法律规定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是以从属性标准为核心的“三同时”标准,这一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比较苛刻,因此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中对于具有模糊性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便被其排除在外,其中就包括共享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劳动关系。这样的法律适用状况使
目的 研究颈椎椎前筋膜深面药物填充治疗颈椎病的解剖基础和临床疗效,为不同类型颈椎病患者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非手术介入治疗途径。 方法 将104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随机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A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多、分布广,其在神经系统发育、突触传递、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及新陈代谢等多种正常生理活动中,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 方法:总结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应用神经内窥镜对11例脑室内出血的治疗结果作为治疗组资料;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
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体验的追求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室是学习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学习者体验产生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学习者日益强烈的对学习体验的追求,还是新的人才培养需求的提出、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出现,都对未来教室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如今,已有大量的学者将体验设计的理念引入某一设计领域进行应用研究,以为人们创造积极、美好的体验。基于此,本文尝试将体验设计引入未来教室空间设计领域,探讨将二
截至2018年7月,已有131556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入读大学本科,就读初高中的学生也达26842人。在中国留美学生中,本科生已由2001年前后的12%左右上升到2013年的40%左右。我也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