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丘陵地形的建筑适应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陵作为世界陆地的五大基本地形之一,不仅为全球10%的人口提供了栖居地,而且为地球上30%~40%的人口供给着丰富的水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是地球生物系统的重要支撑,对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而我国广袤的疆土中约100万平方千米是丘陵地形,占据中国国土面积的10%。从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的发展强度来看,对丘陵地的开发利用是未来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土地是建筑的基础,建筑是土地的衍生。建筑形态与大地形态的相互依存和适应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人类文明史的早期,“上古穴居而野处”,说明了人类最早的居住形态就是利用原有洞穴,或者在地形中自行开挖洞穴而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建筑从防避和被动逐渐演变为共生和主动。建筑形态介入、回应、整合和重构大地形态日益成为一种主动的诉求,而且一些优秀的建筑作品以其灵活延展的体量、连绵起伏的界面和整而化一的尺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的概念,而进入了景观的范畴。关于丘陵地区的建筑适应性的研究,本文旨意在于回归本源的诉求,而将地形作为丘陵地区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在该问题的探讨中,首先分析了丘陵地区的环境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了解,认识到建筑对地形的适应不是消极应对,不是粗暴改造,而应是通过积极适应的态度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地形作为建筑的基础,要从自身肌理条件出发,分析其坡向、坡段、坡度和地质情况。场地梳理的重点是包括挖填方处理、场地挡土墙与护坡工程、排水系统在内的技术处理策略,以及所选场地与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之间的尺度关系处理。地形的异质性使得建筑设计呈现多样化发展,促使各种设计策略的建筑涌现。本文就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出发点对建筑设计初衷和手法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建筑形态、空间布局、结构材料等多层面的选型策略,尽可能地尊重地形原貌、适当调整以将建筑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并吸纳传承地域特色,达到建筑与地形的共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外,在地形梳理过程中,注重人对地形的感知力,培养人对地形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对地形的情感关注和体验,避免导致场地设计中出现的人与地形的交流空白区,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最后,文章从建筑与地形的图底关系、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的形态组织、作为“景观”和“观景”的建筑视景建构,以及丘陵地区地下延伸空间的开发利用四个方面论述了建筑同地形契合而共存的具体设计手法。并在最后一章以作者本人进行的丘陵建筑适应性设计的探索,以前文的论述作为实践的指导,说明文章的理论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将适应性理念运用于丘陵地形的建筑设计是一项充满价值且富有意义的研究,本文提出的策略对当前我国丘陵地区的可持续性建筑创作具有适宜性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个民族的寻根意识和文化回归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必然,这是推动和延续一个民族最为深厚的力量。处于雪峰山脉东侧奉家山区的下团村是奉氏族人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开发平台、开发语言及数据库的差异,电子政务系统出现了安全性差、业务混乱、响应速度
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含气层为石炭纪和二叠纪,苏里格气田盒8段和山1段为该区天然气的主力产层,对其储层特征的详细研究为进一步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
“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注重教学质量保障,重视过程测评,实施有效测评”是建设高专院校的必然要求。教学质量是高专院校的生命线,在高专院校的日常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学生的
钾肥是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鼓励大力发展的行业,同时钾盐也是中国紧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多年来我国政府就寻找钾盐矿产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与世界钾盐
本文先研究了2~8mol%Mo或WC组元添加对TiC–40Ni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磁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研究了2~8mol%WC组元添加对无磁TiC–6Mo–40Ni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磁学和力
华庆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其中长6油层组是延长组砂体最发育、含油性最好的一个油层组之一,因为其成岩作用的复杂性,因此研究其成岩作用对之后的勘探开发起到了重要的
滴20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构造单元隶属于滴南凸起上的滴水泉构造环带,毗邻克拉美丽山前构造带,是彩南油田新发现的潜力油气区。该区块目的层位是超覆于石炭系地层之上的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加快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创新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举措。A机关贯彻中央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部署要求,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取得长足发展,计划建设包括业务、办公、人力资源、保障、公开服务等平台,建设4大类11个应用系统。人力资源项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对全条线干部队伍信息的基础功能管理,逐步实现智慧队伍管理建设,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具有重
层状岩体是人类进行工程活动涉及最多的地质体,由于其抗压性能强常被用作工程材料和各类工程建设的基础,但同时本身具有非均质性、不连续性、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等特征,抗拉性能弱,易发生弯拉破坏,如基坑底部隆起、隧道边墙及顶板弯折、采空区顶板弯曲变形以及陡倾层状斜坡的变形破坏等,给人类工程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有研究表明,层状岩体变形破坏特性及力学性能与其自身的特殊性有着密切关系,变形破坏过程中逐渐产生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