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信仰危机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中国圆梦的世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无论是高科技创新的应对,还是知识经济的要求,还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意味着中国不仅要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实力的强盛,还要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复兴与新生,这就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界培养出大批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人才培养的使命无疑落在了现代大学的身上,大学是体现国家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重要阵地,它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和有识之士的重任。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目前面临比较严峻的信仰危机,对于高校来说,则面临比较严峻的高等教育信仰危机,以致大学外部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过多束缚失去活力,内部等级林立,制度形同虚设,高校行政化膨胀,教师主体意识不强,学术腐败严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频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致使大学难以培养出具有民族复兴信仰的高、精、尖人才。对此,学术界虽然进行了比较热烈而深入的研究,高校及政府管理部门也采取了很多积极性的措施,可是,由于未能触及宏观层面的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及主体深层的教育信仰层面,以致效果不佳。为此,本文结合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从高等教育信仰角度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信仰问题作深入研究。  本文认为,随着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反映了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和期望。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要有着终极的关怀。现实关怀可以通过改变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和质量来体现,带有较多的功利成分,而终极关怀则更多的体现在人文情怀上,需要用信仰来承载。  高等教育信仰是高等教育的天然要素,是高等教育的灵魂,丧失信仰的高等教育必然会丧失其内在的权威,丧失其文化的厚重,丧失其内在的“灵魂”,丧失大学所崇尚的人文理想和精神,大学就会降格为教育的场所,就很难避免媚上、媚钱、媚俗。  只有本真的理解高等教育,坚信高等教育信仰是高等教育的内在品性,是贯通并且支配高等教育的整个结构和本质的东西,全社会对高等教育怀抱信仰之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如此,方有中国高等教育之繁荣,方有中华民族复兴之曙光,方有中国梦实现之可能。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及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以概念的分析为主,介绍有关信仰、教育信仰、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信仰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地位对高等教育信仰的催生作用;第三章从高校自身、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和社会等四个方面重点阐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信仰危机的现实表现;第四章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信仰危机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着重从高等教育的内外制度、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和高等教育自身价值危机等反思高等教育信仰缺损的诸多原因;第五章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信仰危机的化解对策,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营造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高等教育信仰培育的载体、环境和目标等方面对危机的化解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的学风建设和理论创新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党的学风建设理论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党的学风建设需要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党的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后一度成为了中俄关系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然而,学界往往把研究对象集中在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方面,并未重视以中国国
在大地电磁法探测覆盖层的过程中,资料解释时确定哪条电阻率等值线代表基岩顶界面往往凭经验。作者对以往资料的统计后发现,可以通过覆盖层与基岩电阻率的比值,确定基岩顶界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外交实践,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内容日益丰富,领域不断拓展,手段趋于多元,层次更加清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由此,一个迫切的命题也摆在了理论工作者的面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对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的著名论断,并科学
展览名称:不朽之光——中国美术馆馆藏杨之光作品陈列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展览时间:2016年6月11日——7月5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13号——17号厅展品数量:73件2016年5月14日,
期刊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的永恒主题。随着生态危机程度日益加深、范围波及全球,出现了要求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群众性运动。严峻的生态危机迫使国内外学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