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经济在中国诞生以来,一直是人们深为关注的对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中国的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多年的风风雨雨中,民营经济从萌生到发展,实力不断壮大。尤其是近1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中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缓解就业压力贡献巨大,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实现小康的目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民营企业的政策经历了从允许发展到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发展;对私营企业主经历了从“不要动他”到肯定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20多年来,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法律上不断完善,对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有关民营经济的法律体制已逐步完善,市场准入条件放宽,中国民营经济政策法律环境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但是由于体制转轨过程还在继续,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还没有完成,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程度差异很大,人们还不能把国有经济、外商经济、民营经济放在相同的国民待遇条件下来对待,使得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享受政府的投资服务与财产权益的保障方面还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实地调查,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法律环境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性的和可行的政策建议,从市场准入、融资、权益保障和税费等方面来完善有关民营经济的政策法律环境,使民营经济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能够继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力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