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钼基硫化物的制备及催化木质素油加氢脱氧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ng_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及其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而且我国也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凸显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木质素生物油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液体燃料,在解决石油依赖度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木质素油中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导致油品的低热值、高粘度、低互溶性等不足,限制了其直接作为石油替代或补充能源的利用。借助石化炼油系统对木质素生物油进行催化加氢脱氧(HDO)精制,可以降低氧含量和提高油品品位,其关键在于构筑具有高活性的HDO催化剂。本文研究工作先期通过改变液相制备条件调控钼基硫化物的晶相、形貌与硫空位等,以4-甲基苯酚HDO反应为探针,研究了钼基硫化物结构、缺陷与催化活性之间内在关系。进一步地,利用缺陷位点处空配位原子的物化性质,分别在二硫化钼活性Rim-Edge边缘和惰性Basal平面上原位构筑了金属-边缘界面,形成了高效的金属-缺陷协同催化位点。利用XPS、EXAFS、AC-STEM等表征手段探究协同位点的存在形式与形成过程,通过DFT计算揭示活性位点性质及催化反应机理,并研究了所制催化剂在实际木质素生物油的HDO活性,具体研究如下:(1)利用微波辅助水热制备二硫化钼,微波场下偶极子的高频振动增加了原料的反应速率,仅需0.5 h即可获得91.8%的产品收率,是常规水热制备周期的1/48、收率的1.4倍。研究表明,合成的二硫化钼为弱结晶态结构,表面S/Mo化学计量比小于2,含有大量的S空位缺陷。合适的p H值有利于二硫化钼片层散布成花状结构,暴露出更多的富硫缺陷的边缘,有利于4-甲基苯酚的吸附,从而在HDO反应中展示了更高的活性,在300°C反应6 h后,微波辅助水热合成的二硫化钼催化4-甲基苯酚HDO的转化率和脱氧率分别达到95.4%和92.4%,单位边缘活性是商业Mo S2的1.4倍。(2)通过调节体系的p H值并借助微波加热,合成出具有不同相组成的NixSy和不同形貌的Co S2助剂,同时有效缩短了制备时间。研究表明,体系p H值、制备温度和升温速率等对于晶相组成和形貌影响较大,高温和低p H值有利于高S/Ni化学计量比相的形成。通过Anti-Ostwald Ripening,合成的Ni S2由大颗粒逐渐分裂为小颗粒,形成形貌规整的立方块结构;在7.5°C/min升温速率下,形成的Co S2为聚集的八面体结构,在30°C/min升温速率下,Co S2晶体在微气泡表面成核生长,形成中空的纳米球。硫化镍的HDO活性很低,但Mo S2与其混合后,催化4-甲基苯酚的HYD路径得到增强,展示了很好的协同催化作用和支持了氢溢流反应机理,其中Ni S2相的促进作用最高,而硫化钴的促进作用不明显。(3)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富含硫空位缺陷的Mo S2-x,利用空位的吸附和还原性质,将Co前驱体还原并锚定在Mo S2-x表面。催化剂中Co主要是以零价钴形式存在,其颗粒倾向于被锚定在Rim-Edge活性边缘,形成金属-边缘界面,界面处Co和Mo S2-x之间存在明显的电子转移现象。在木质素生物油的HDO反应中,合成的Co0-Mo S2-x展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催化4-甲基苯酚直接脱氧的反应温度降低至120°C,产物芳烃的选择性高达99.5%。结合表征分析和DFT理论计算结果,催化剂的高活性主要归结于Co和Mo S2-x强相互作用和金属-边缘界面的形成,界面处金属-缺陷协同位点促进了反应物的吸附并降低C-O键断裂的能垒。另外,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普适性,在循环使用8次后,对甲酚转化率和芳烃选择性没有明显下降;在催化实际木质素生物油HDO中,原料油被完全脱氧转化成苯、甲苯、乙苯等,为大宗化学品芳烃提供了一条绿色的来源途径。(4)二硫化钼为二维结构,但主要暴露的Basal面是催化惰性的,如何活化Basal面是提高钼基硫化物活性的关键。利用S空位处低价Mo的还原性和1T相二硫化钼的亚稳态性,制备出Pt0-Mo S2-x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Pt离子通过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替代Mo原子而嵌入到Mo S2-x惰性Basal面,再经液相氢热处理,Pt原子脱嵌重组为纳米团簇,并吸附在Basal面上新形成的边缘,原位形成金属-边缘界面活化惰性Basal面。Basal面活化后的二硫化钼催化酚类HDO活性明显提升,并且产物主要为环烷烃。当反应温度降低至120°C时,4-甲基苯酚的转化率和脱氧率均达到99.9%。催化剂循环反应7次后,活性没有明显改变。在催化实际木质素生物油HDO反应中,原料油的脱氧率超过99%,总碳收率达到88.1%。该催化剂合成方法为增加二硫化钼的边缘和高效活化惰性Basal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
其他文献
对于层状两维(2D)结构而言,构建范德瓦尔斯(vdW)异质结能够实现利用层间相互作用调控电子性质的目的。2D金属硫化物,包括Ⅲ-Ⅵ族化合物(MX)和过渡金属硫化物(TMD),具有优异的电子性质,在光伏器件、自旋电子器件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构建由MX与它的双面神结构(MX-Janus)搭建的2型(Type-Ⅱ)半导体异质结(XM2X’/XM2X),可实现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能提
圆偏振发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是指具有手性排列或螺旋组装结构的发光体系受激后发射出差异性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现象。圆偏振发光材料由于在不对称催化合成、液晶显示背光源、信息存储与加密、化学探针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发光量子效率和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是衡量CPL性能的两大关键参数,两者的值在很
二维材料具有原子厚度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瓦尔斯力连接,并且可以同现有的器件制造工艺相兼容。缩小单个晶体管的尺寸可以使集成电路更强大、更灵活,同时减轻它们的重量和体积。电离辐照产生缺陷这种有效方法,对于调控二维材料性能,扩大这些材料的应用范围,以及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开拓新的探索领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应用意义。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克服很多的实际挑战,其中包括如何在二维材料上获得较好的
炭黑和白炭黑是橡胶工业常用的无机补强剂,炭黑能赋予橡胶优异的补强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白炭黑则能赋予橡胶较低的滞后生热。炭黑和白炭黑共同补强的橡胶兼具二者的优势,常用来制备高性能橡胶制品。但无机填料尤其是白炭黑粒子与橡胶基体相容性差,混炼过程中难以分散均匀,影响制品性能。因此,如何提高炭黑、白炭黑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是实现胶料乃至产品高性能的关键。在橡胶行业中,一般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炭黑或白炭黑表面进行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是贵金属纳米粒子的重要特性,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贵金属纳米粒子以其卓越的纳米局域传感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疗诊断、重金属离子检测、配子配体动力学研究等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作为该纳米传感器的重要表征设备之一,暗场显微光谱系统(Dark Field Microspectropy,DFM)以其单颗粒散
钙钛矿材料因其优异的半导体特性,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被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已然成为下一代光伏器件中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在很短的时间内,基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由最初的3.8%飞跃至目前的25.5%,超过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最高PCE。然而,为了制备得到较高效率的器件,PSCs往往需要复杂的制备工艺、苛刻的工作环境和昂贵的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高效
随着以碳化硅(Si C)和氮化镓(Ga 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的发展和应用,电力电子设备面向高频化、小型化、高功率化及柔性化快速发展。作为电力电子设备中关键元件之一的功率电感,研究其高精度、高效率建模方法,提高电感智能化、精细化设计水平,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国家智能制造的战略规划下,数字孪生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功率电感模型与建模方法,是在智能制
HfO2基铁电薄膜具有铁电性能优异、与现有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兼容和可微缩性强等特点,以其作为栅介质的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和铁电负电容晶体管极具应用潜力,分别是下一代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和低功耗晶体管的有力候选者。然而,Hf O2基铁电薄膜具有多晶、多相共存的特点,晶粒类型、晶粒尺寸、晶向、晶界等微结构随机分布,这将使得小尺寸铁电晶体管器件之间的电学性能存在差异、难以实现高密度集成。另一方面,由于器件物理尚
2007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在超过农业人口后迅速攀升,全球性的“城市时代”已经来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建设速度加剧,城市人口规模与建筑规模不断膨胀。对处于快速持续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而言,一方面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等几个最重要的城市群地区,正面临城市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我国尤其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高密度发展既是城市发展的现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应力、温度和频率敏感性,这使得路面易出现车辙、裂缝、表面剥离和坑槽等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玄武岩纤维是一种环保的新型矿物纤维,具有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吸水率低等优点,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玄武岩纤维可起到吸附沥青、增韧、阻裂和加筋等作用,从而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已在路面工程中得到应用,但目前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及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