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投入驱动下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领域的变革,人才培养目标越发注重思维的养成而非知识的记忆。在众多以思维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中,协作知识建构以注重培养学习者知识整合与创造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有许多学者发现学习者情感投入对协作知识建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学习者情感投入不足导致建构水平不高这一问题。本研究将通过设计活动框架、教学策略并开展学习活动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正面的情感投入,促进建构水平的提升,从而发挥这一教学模式应有的育人价值。首先,在研究基础部分,梳理了协作知识建构和情感投入的相关研究。对协作知识建构的内涵、过程、原则、交互分析和观点分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对情感投入的内涵、分类、测量及情感投入在协作知识建构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归纳。从中总结出,需要增强学习者正面情感投入,来促进学习者在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交互和知识发展。接着是设计活动框架。参考协作知识建构中情感投入的发展过程,依照典型的知识建构三循环模型,设计出本研究的活动框架,包括组建情感互信小组、基于情感交融的组内知识建构、基于情感碰撞的组间知识建构、基于情感升华的整合知识建构四个部分。然后开展具体的活动设计和教学实践。以高校《网络教育应用研究》课程为实践场域,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思路,基于活动框架并结合相应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具体的活动流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先后进行了三轮改进,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情感投入驱动下的协作知识建构活动框架,并优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设置情感交流的支架,引发学习者多样的情感交互:(1)同伴反馈与情感交流互相充实,引导学习者互评互动;(2)共享调节与情感交流互相牵引,维持学习者相知相依。发挥教师情感支持的作用,增强学习者有洞察力的情感体验:(1)通过认知-情感性反馈改善学习者学习体验,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2)教师为学习者提供多元有效的情感支持,调节学习者情感投入;(3)教师情感支持的形式要灵活机动,便利学习者知识建构。研究发现,该活动框架应用于课堂实践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交互积极性和知识改进。提供情感交流支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积极情感,从而促进组间学习者的观点协商。发挥教师的情感支持,可以增强学习者有洞察力的情感体验,并进行及时反思。提供情感交流支架和发挥教师情感支持两种策略,都可以提升学习者参与协作的意愿,使得学习者对协作学习有所期待,也减少其消极情绪,促进了知识建构的观点增长与观点交互。综上所述,情感投入驱动下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为解决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交互不足、建构水平不高这一问题,提供一条经验与思路,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协作知识建构的理论与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公司成功开发外贸铁路车辆E型车钩后,在持续开发的6种E型系列车钩中,创造性探索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工装柔性精益生产模式,形成并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探索在E型系列车钩铸造工艺设计中,运用可视化铸造CAE模拟仿真技术辅助工艺设计,确保车钩铸造工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结合公司设备特点,在没有任何相关详实技术资料、生产数据及经验的困难情况下,探索试制成功新钢种E型系列车钩。外贸E型系列车钩的成功研制,获得了国
会议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冯牧是一位重要的“文艺家”。这种重要性并非来自于他在文学体制中的高级职位,而是因为他的履历和多重身份可以视为某种交汇点,显示了一代“文艺家”与中国新文艺进程之间的关系——他们既是促成这一进程展开的能动性力量,也是受到这一进程约束的对象。本文将此进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1938年-1946年的“延安时期”,1949年-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和1979年-1983年的“新时期”。
学位
期刊
梁季时期灾祸接踵,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南朝文人随着社会动乱漂泊不定。他们内心中的迁徙之苦、思乡之情、亡国之思等复杂情绪无法排解,这也促使他们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描述和反思,最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南北朝文学。可以说,梁季北迁文人在中古时期不仅于社会政治方面具有重大影响,更在文化学术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此本文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解析梁季北迁文人群体形成的社会历史
学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学生在校在家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针对农村儿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教育及干预途径。开发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关注农村儿童网络使用、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儿童进行正确引导与干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结合了相关中外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观点,对网童、病理性互联网、网络素养教育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概念界定,并在
学位
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是清代中期两大代表词派,也是笼罩词坛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词学流派。浙西词派在常州词派兴起之后,并未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从此式微,杳无声息,仍然在词坛留有余响。但是在相同的时代和历史语境下,两派在词学思想上有相同之处,并各有不同,如其在词体态度、词体功能、审美情趣等方面体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征。第一章从尊体的角度来看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词学思想,浙西词派鲜明地提出了将词功能等同
学位
本文主要进行南朝幕府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工作,所以有必要对幕府在南朝时期的发展概况、南朝入幕文人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幕府与文学的互动过程进行探讨。围绕以上几个层面,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按照层层递进的形式展开论述:第一章,幕府与文学关系概说。首先,对“幕府”与“幕府制度”的概念进行厘清和溯源。其次,南朝幕府作为动荡罹乱的社会背景之下兴盛的产物,其本质是对社会政治的补充,同时,入幕文人的文学作品又常常反
学位
新世纪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与传统现实题材小说创作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论文以“上海书写”为切入点,系统研究新世纪以来风行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以文化为观照,从时代变迁的角度辨析新世纪以来上海书写的变化。新世纪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对上海现代性经验的叙事增补,反映出文学书写者城市想象的叙述姿势和审美意趣。文章在追寻上海城市精神的过程中,总结上海书写的代际特征,探讨上海文学本土性的经验,思考交互性写作对传统文学的
学位
中国竹笛源于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哨,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起初,竹笛是在民间担任伴奏或合奏的乐器,到了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成为独奏乐器。苏派竹笛是竹笛成为独奏乐器后,在江苏地区长期形成的流派。该流派是作曲家在创作中将江苏民间音乐中的戏曲、曲艺、民歌、器乐等艺术元素进行融合,其音乐风格既有苏南民间音乐的柔美细腻又不乏苏北民间音乐的粗犷豪迈。苏派竹笛的音乐本体与江苏民间音乐有
学位
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瓮福磷矿矿区为例,研讨了该矿区中的水文地质状况。结合瓮福磷矿矿区历经20余年的露天开采工作后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该矿区水文地质在开采后的变化,为同类型矿的开采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