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是资本市场中交易和定价的基本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媒介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从传统的报刊书籍、电视电话到互联网、搜索引擎再到移动设备、自媒体等都成为有效的信息媒介(Fang和Peress,2009;Dougal等,2012;游家兴和吴静,2012)。21世纪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使得自媒体成为当今社会最便捷、成本最低、影响力也最大的传播方式,它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产生的数量、类型及其传播方式(Miller和Skinner,2015)。
降低信息不对称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主要途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类型。正式机制包括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介,如交易所网站、证监会指定的网站和报刊等,也包括公司为传递非强制披露信息选择的官方媒体,如接受官方媒体或者开通企业官方微博等。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是指上述信息传递方式之外的信息传递,如自媒体平台中企业家个人微博、抖音账号等。企业家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人、掌舵者,其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传导到其所在的企业,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Kor, 2006)。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家们是否会有效利用社交媒体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来传递信息?这些信息又会对其背后的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同于企业层面的信息披露,企业家个人层面的非正式信息传递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探讨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及选择动因。具体地,选取2010年至2017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企业家微博数据测度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公司特征指标从CSMAR数据库中获取,企业家微博数据通过Python爬虫技术获取,其余部分缺失数据由人工收集整理补充。本文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是否影响企业价值?二是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传递了什么信息?三是非正式信息传递通过什么路径影响到企业价值?四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非正式信息传递?针对这四个问题,分别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在控制企业特征变量和企业家特征变量的基础上,发现企业家微博发布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且不仅表现在经营性现金流的提升上,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地,对企业家微博传递的信息内容进行文本分析,若按照是否与公司信息相关分为“披露式微博”与“个性化微博”,发现个性化微博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若按照是否传递企业家社会资本,利用企业家微博中艾特(@)他人的情况,发现包含艾特的微博比例越高,企业价值的提升越明显。若按照微博内容的情感倾向区分为正向情感语调和负向情感语调,发现企业家微博中正向情感语调占比越高,企业价值上升越明显。以上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缓解了内生性问题。说明,企业家微博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第二,从融资角度来看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的影响。将企业融资分为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利用企业家微博这一解释变量,发现发布微博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但对债务融资成本无显著影响。这与现有媒体曝光类文献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横截面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企业家微博与权益融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程度更加显著。这一发现提示,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可能是对市场发展水平失衡的一种应对,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发现在企业外部信息环境薄弱的情况下,企业家微博对权益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以上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缓解了内生性问题。说明,非正式信息机制在正式机制相对缺失的情况下,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第三,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的选择动因方面,基于信息传递理论的大框架,在控制企业特征变量和企业家特征变量后,发现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企业家越倾向于发布微博,企业家微博承担了重要的组织角色。按照这一逻辑,高科技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与信息壁垒,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很多专有知识无法传递或者传递成本过高,企业家微博有利于建立信任度和认同感,从而有效实现企业正式信息披露无法达到的目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高科技企业中的企业家更倾向于发布微博。以上结果说明企业家个人行为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下。
第四,替代性解释和内生性问题方面,重点验证企业家微博的信息传递路径,排除企业家过度自信的替代性假说。通过不同的研究设计,保障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具体地:在信息传递路径的验证方面,运用正式信息披露与非正式信息传递的互动效应,发现企业家微博与企业正式信息披露密不可分,在正式信息披露的同时,企业家微博的信息传递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家微博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价值减损。在企业家个人特征的影响方面,针对企业家过度自信这一指标进行衡量,发现发布微博的样本中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倾向的比例不超过50%,同时是否发布微博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2,回归模型结果也没有发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由此排除企业家过度自信的特殊影响。因而,本文的信息传递路径成立。
综上所述,非正式信息传递是一个有效机制。企业家微博发布并非只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其承担着重要的组织目的。本文的研究兼具一定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理论贡献方面,首先,本文将企业层面的信息披露下沉到更具体的个人层面,创新性地将信息传递机制区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类,从新媒体角度丰富了现有信息传递理论的研究范畴。其次,本文以企业家微博为切入点研究企业家行为,丰富了现有相关文献,利用社交媒体这一新的测量方法为互联网加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最后,本文基于信息传递理论,阐明了企业家个人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联。提示企业若处于正式机制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非正式信息机制传递信息。
实践意义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家的行为决策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内外部信息环境发生重要变化,人们信息传递与采集的方式也发生转变,微博等社交媒体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这一外部整体环境的变化也促使企业重新思考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递的行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对监管层管控企业信息披露拓展了方向,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促使监管层必须不断修订、完善现有的制度规定,对新的信息披露环境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降低信息不对称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主要途径。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类型。正式机制包括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介,如交易所网站、证监会指定的网站和报刊等,也包括公司为传递非强制披露信息选择的官方媒体,如接受官方媒体或者开通企业官方微博等。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是指上述信息传递方式之外的信息传递,如自媒体平台中企业家个人微博、抖音账号等。企业家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人、掌舵者,其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传导到其所在的企业,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Kor, 2006)。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家们是否会有效利用社交媒体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来传递信息?这些信息又会对其背后的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同于企业层面的信息披露,企业家个人层面的非正式信息传递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探讨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及选择动因。具体地,选取2010年至2017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企业家微博数据测度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公司特征指标从CSMAR数据库中获取,企业家微博数据通过Python爬虫技术获取,其余部分缺失数据由人工收集整理补充。本文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是否影响企业价值?二是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传递了什么信息?三是非正式信息传递通过什么路径影响到企业价值?四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非正式信息传递?针对这四个问题,分别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在控制企业特征变量和企业家特征变量的基础上,发现企业家微博发布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且不仅表现在经营性现金流的提升上,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地,对企业家微博传递的信息内容进行文本分析,若按照是否与公司信息相关分为“披露式微博”与“个性化微博”,发现个性化微博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若按照是否传递企业家社会资本,利用企业家微博中艾特(@)他人的情况,发现包含艾特的微博比例越高,企业价值的提升越明显。若按照微博内容的情感倾向区分为正向情感语调和负向情感语调,发现企业家微博中正向情感语调占比越高,企业价值上升越明显。以上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缓解了内生性问题。说明,企业家微博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第二,从融资角度来看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的影响。将企业融资分为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利用企业家微博这一解释变量,发现发布微博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但对债务融资成本无显著影响。这与现有媒体曝光类文献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横截面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企业家微博与权益融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程度更加显著。这一发现提示,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可能是对市场发展水平失衡的一种应对,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发现在企业外部信息环境薄弱的情况下,企业家微博对权益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以上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缓解了内生性问题。说明,非正式信息机制在正式机制相对缺失的情况下,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第三,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的选择动因方面,基于信息传递理论的大框架,在控制企业特征变量和企业家特征变量后,发现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企业家越倾向于发布微博,企业家微博承担了重要的组织角色。按照这一逻辑,高科技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与信息壁垒,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很多专有知识无法传递或者传递成本过高,企业家微博有利于建立信任度和认同感,从而有效实现企业正式信息披露无法达到的目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高科技企业中的企业家更倾向于发布微博。以上结果说明企业家个人行为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下。
第四,替代性解释和内生性问题方面,重点验证企业家微博的信息传递路径,排除企业家过度自信的替代性假说。通过不同的研究设计,保障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具体地:在信息传递路径的验证方面,运用正式信息披露与非正式信息传递的互动效应,发现企业家微博与企业正式信息披露密不可分,在正式信息披露的同时,企业家微博的信息传递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家微博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价值减损。在企业家个人特征的影响方面,针对企业家过度自信这一指标进行衡量,发现发布微博的样本中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倾向的比例不超过50%,同时是否发布微博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2,回归模型结果也没有发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由此排除企业家过度自信的特殊影响。因而,本文的信息传递路径成立。
综上所述,非正式信息传递是一个有效机制。企业家微博发布并非只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其承担着重要的组织目的。本文的研究兼具一定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理论贡献方面,首先,本文将企业层面的信息披露下沉到更具体的个人层面,创新性地将信息传递机制区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类,从新媒体角度丰富了现有信息传递理论的研究范畴。其次,本文以企业家微博为切入点研究企业家行为,丰富了现有相关文献,利用社交媒体这一新的测量方法为互联网加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最后,本文基于信息传递理论,阐明了企业家个人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联。提示企业若处于正式机制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非正式信息机制传递信息。
实践意义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家的行为决策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内外部信息环境发生重要变化,人们信息传递与采集的方式也发生转变,微博等社交媒体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这一外部整体环境的变化也促使企业重新思考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传递的行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对监管层管控企业信息披露拓展了方向,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促使监管层必须不断修订、完善现有的制度规定,对新的信息披露环境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