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线教师尤其是新手型教师如何理解学生课堂动作类型及其所代表的含义、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学能力,已成为课堂观察的主要目标。通过高中化学课堂观察,对学生动作、表情进行分析,旨在整理当今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有意或无意间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课堂动作、面部表情等特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中有关学生动作行为、面部表情的资料,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分析探讨学生做此表现的心理状态,总结学生课堂动作、表情含义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主要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相关概念“课堂观察”、“高中化学课堂观察”、“课堂动作”、“面部表情”等界定,并将“面部表情”与“微表情”进行区分;总结了课堂观察相关国内外研究以及动作的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课堂实际观察研究。基于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课堂观察模式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这一切入点展开实践观察研究。采用调查问卷、访谈法,整理学生课堂动作与面部表情,最终确定五个观察点(茫然、说话、看窗外、低头、摇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教学观察案例,两两对比,利用卡方检验对前后两次课堂观察结果进行剖析,从而对观察结果做出正确评价。第三部分:课堂观察结论与教学建议。根据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详细整理并总结学生化学课堂上何时出现何种动作、表情代表何种心理状态以及教师应如何及时处理;另从教师备课、课上、课下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减少学生课堂无关动作、表情的出现或对学生出现类似行为时能够做到灵活应对。第四部分:反思与展望。课堂观察尤其是对学生动作、表情的观察研究不可避免会伴随着若干因素的干扰。因此,分别从观察范围程度、专业知识层次、对学生动作、面部表情代表心理状态的鉴定以及观察过程中一对六的观察任务等方面分析本次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高中化学课堂观察关于学生动作、面部表情方面的研究展望,更多的研究团队参与进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