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应是话语理解过程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1977年心理语言学家Clark首先提出这一术语,用来指言语交际过程中人的大脑通过话语中的某个明说内容或结构对其非明说的指称对象进行确认推理的非显性思维活动。在此后的三十六年间,国内外关于照应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成果相当丰富。近几年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比较活跃。语言推理的照应是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意指话语中待释表达法与语境中没有明确表述出的指称对象之间的照应关系。推理照应作为一种意义关系,是话语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不少学者已就推理照应问题做过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以往对语用照应的研究往往只局限于从听话人如何理解的角度分析,而对于说话人如何选择话语的研究甚少。本文从听话人和说话人两个方面,并将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相结合,对交际中的语用照应选择做了探索性的尝试,并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进行分析,希望对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本课题领域的研究背景及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和评论,同时又借鉴了一些现有的成果和方法,然后运用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论对语用照应现象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为了弥补包括基于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的分析都是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稍显不足这一点,本文中的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对两个英语调查问卷的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从定量的角度对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中所提出的有效性,可接受性,适切性假设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及确定影响人们对推理照应理解(从而引申为构建)的制约因素。此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两个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来拓展关联理论与顺应论;发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影响构建语用照应效果的因素,探索语用照应的选择机制及能够使交际效果最大化的交际策略。本文是在借鉴和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关联理论和顺应论,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说话人的语用照应选择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本文所用的例证全部都是经过严密考虑和经过检验的。与此同时,此研究结果对其它研究的进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但是对跨文化交流,而且也对外语教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