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屈原接受史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他在中国文学、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接受史研究为视角,对唐代屈原接受史作一大致的描述并探因。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接受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意义、本文试图达到的学术目的作一浅析。  第一部分对屈赋在唐代的流传、传播情况作了大致的考述。  第二部分是唐代屈原接受史述论,主要考察了有唐一代在接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读者接受屈原的心灵历程,探索他们接受屈原的特殊原因。同时考察了唐代“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之所以接受或排斥屈原的社会、文化、士人心态、文学思潮等原因。这两方面都是着重考察不同读者或不同时期对屈原接受的相异之处。  馀论部分:就有唐一代对屈原的接受作一些共性的分析。
其他文献
“70后作家群”指出生于1970年至1979年、出道于90年代中后期、大量作品集中问世于新世纪初的一批作家。他们大都既不是享受国家待遇的专业作家,也不是与作家协会签约的合同作
相比制造业转移本身,中国制造成本的迅速上升,或许更值得警惕.rn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的经济体,
期刊
赵翼论诗最显著的特征是创新,这既有其时代、历史的原因,也有个人独到的成就。赵翼常常把在从事史学研究的过程中对重要历史人物及其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用诗歌的形式予以表
本文以中韩翻译为主线,将对在电影翻译中所涉及的问题,即两种语言之间的词场处理、句子结构和语境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及由于字数受限而带来的缩译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拟将重
  本文从历史观念的改变、历史的民间性、历史人物的庸常化和当下的价值四个方面来分析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在与传统的历史小说和新历史主义的对比中见出其历史观的转变。
  神话学和历史学都已证明人类(无论是哪个民族)早期的历史与神话都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这种局面在给历史学家追溯民族起源和描述中国早期社会的发展状况带来很大困难的同
本文以中国西南地区诺苏彝族口头史诗《勒俄特衣》为个案,借鉴二十世纪西方史诗学和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口头诗学理论,对彝族传统口承韵文的程式特征、语词范型及叙事模
小学是一个孩子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小学语文是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为了使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新的进步,对小学语文的课堂
民俗是一种综合的文化事象,是集体无意识中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精神的反映。而戏曲作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与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民俗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
  中国古代的“宇宙天道”观是一切文化活动的最终哲学本体论依据,也是一切文化的价值意义来源。在天——地——人的宇宙时空结构秩序中,中国古代特有的农业文化及宗法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