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核磁共振异核相关新脉冲的开发及同核相关数据处理新方法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关注于固体核磁共振的研宄,包括异核相关实验新方法的开发和同核相关实验的数据处理新方法。在第一章中,我们简要回顾了核磁共振的发展历史。在1945年,以Bloch和Pmcell为首的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并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高磁场、高转速以及各种脉冲序列技术快速发展、不断进步,时至今日已成为分析分子结构和研宄化学动力的重要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等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次,我们简要阐述了核磁共振中涉及的各种相互作用及其哈密顿量。核磁共振谱会受到来自外部仪器和样品内部的多种相互作用的影响,前者称为外部相互作用,后者称为内部相互作用。外部相互作用主要由外磁场,射频场和梯虔场引起。内部相互作用包括化学位移各向异性、偶极-偶极相互作用、J偶合相互作用和四级相互作用(只对于自旋量子数大于1/2的核)。我们给出了这些相互作用的解释及其哈密顿量。再次,我们介绍了一种及其重要的技术,即改变四级核能级布居数。因在所有核磁共振可检测核中,四级核约占70%,灵敏度依然是四级核核磁共振的中心问题。我们主要介绍了三种形状脉冲的原理:WURST(勾速光滑宽带脉冲),DFS(双重扫频脉冲)和HS(双曲正割脉冲)。这些脉冲主要用于从卫星跃迁(STs)传递磁化强度到中心跃迀(CT),从而增强中心跃迁的极化强度,进而增强信号。这种技术的主要机理包括两种,即卫星跃迁饱和或翻转。前者比较容易完成,只需使临近的两个能级布居数达到平衡。通过这种方法,如果一个四级核的自旋量子数为I’那么理论上中心跃迁(CT)可以增强1+1/2倍。另一种方法卫星跃迁翻转则较为复杂,需要通过一系列连续的能级翻转来达到。当半整数四级核自旋量子数/等于或大于5/2时,若能级翻转顺序从外到内,则中心跃迀信号最多可以增强2/倍。最后,我们介绍了核磁共振中常用的两种二维谱图:傅里叶变换二维(FT2D)谱和协方差二维(C0V2D)谱。傅里叶二维谱先对直接检测维进行傅里叶变换,使时域中的信号变为再对间接检测维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中的信号Q2)O而协方差方法则只需要对直接检测维进行一次傅里叶变换,再通过协方差分析处理即可得到二维每图。在第二章中,对于异核相关固体核磁共振实验,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改变能级的布居数来加快相干传递的速率,从而増强以四级核作为间接检测核的异核多量子相关(HMQC)实验的灵敏度。我们使用理论、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对传统的J-HMQC(以J偶合作用为媒介的HMQC)脉冲序列进行推导。当间接检测核S为半整数四级核时,简单起见,我们使用1/2核作为直接检测核I,3/2核作为间接检测核S。经过第一次J偶合混合期^后,我们yEc cosQ!Jt?J-2I^C^sm{7!jT?J+IyEj. cos(3;2介?J-2/;7;sin(3;z7r她),.其中为J偶合常数,C,和7;分别对应于3/2核的中心跃迁和三量子相关算符,经过之后的四级核中心跃迁选择性脉冲之后,只有第二项会转化进多量子相关演化中,所以最优的时间为\IQJ)。我们的新方法则是使第四项ixJ;也参与进ti演化中,从而促进HMQC实验中相干传递的效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第一个90°选择性脉冲应用于S核之前,使算符/J;转换进//:-,这可以通过在混合期r*期间,改变卫星跃迁能级的布居数来达到。相对应地,在第二个90°选择性脉冲后,在第二期间通过改变布居数时使I:A转换回?/J;。这种方法即为PT-HMQC(布居数转换异核多量子相关实验)。改变能级布居数可以通过使用一系列绝热脉冲来实现,包括WURST、DFS和HS,因为以上三种脉冲原理均相同,所以在本章中我们主要使用mJRST来进行模拟及卖验。我们的模拟分为两类:’WP(3/2-1/2)和27Al-3ip(5/2-l/2)自旋对。模拟结果显示PT-J-HMQC的最优时间非常接近理论上的结果,即1/[2(S+1/2>J],相干传递速度增强(S+1/2)倍,且信号强度与WURST脉冲所扫频的卫星跃迁边带(模拟及实验中的offset参数)相关,WURST脉冲相对应的offset,信号强度越大,PT-/-HMQC的效率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当WURST所选offset距离中心跃迁较近时,因为绝热脉冲会与中心跃迀相互作用,所以效率有所降低。当不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虑信号的横向衰减时,模拟结果显示PT-J-HMQC的效率略低于J-HMQC,但当加入TV因子时,结果表明PT-J-HMQC的效率高于J-HMQC,并且增强效果随着2V的降低兩升高。随后,我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不同样品中进行实验。包括A1P04-HAD样品中的1/2核和四级核31;P-{27A1}的PT-J-HMQC实验,AbCb样品中的双四级核^^Al-{"0}的PT-/-HMQC实验,以及A1P04-14样品中的Fr-Z)-HMQC(布居数转换-偶极偶合-异核多量子相关)实验。所有实验均证明PT-HMQC可通过改变四级核卫星跃迁能级的布居数从而有效地加速相干传递的速率,增强灵敏度。但是当PT-/-HMQC使用WURST绝热脉冲时,我们发现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找到最高效率所对应的激发中心的频率偏置(以下使用offset来表示),在其周围的一个转速范围内,使用不同的offset进行模拟,发现效率变化较大,证明此方法对offset依赖性较强;当一个样品中包含不只一个信号峰时,难以做到对每一个峰的增强效果保持大致相同。所以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对绝热脉冲进行改善。首先我们使用双频率扫描,即以CT为中心,在两边的对称位置进行扫频,DFS中两个扫频的方向相反,保持脉冲的对称性。而DWURST(双重mJRST)中两个扫频方向相同,确保在同一时间扫描到相同的ST,比如对于5/2核来说,因为有STi和ST2两种卫星跃迁,DWURST可以保证在同一时间点上,双重扫描频率或同时为STi,或同时为ST2。以上两种脉冲的模拟结果几乎相同,相干传递速度仍增强(S+’l/2)倍,但是可选offset范围则变大。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当offset较大时,所需的脉冲功率也较大,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引入了四重频率扫描绝热脉冲QFS和QWURST(quadruple WURST)o QFS以CT为中心,四重扫描保持对称,±offset对应0.4RF(RF:脉冲功率),土0.5offset对应0.1RP。而QWURST中四重扫描方向保持一致。我们发现这种方法的最优offset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接着我们对这四种绝热脉冲都进行一个转速范围内的offset检测,发现四重扫描效率曲线平稳,即对offset的依赖性较小。将以上方法应用于样品Berlinite和AlPCVM,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都显示四重扫描效率最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尤其在样品中包括Cq较小的四级核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灵敏度。我们相信这种新方法的发现会有助与推动核磁共振在包含四级核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甚至于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并在分子结构分析和化学动力研宄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在第三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同核相关实验的数据处理新方法。通常来讲,我们在实验中会使用一种均匆连续的累加模式(UCA:uniform continuous acquisition)o近年来,为增强信噪比,一种新的非均勾连续累加模式(NUCA:non-uniform continuous acquisition)己得到一定应用。这种二维采样方法保证ti的最长演化时间和总的釆样时间保持不变,ti取点保持连续等距,但是每一个ti点所对应的累加次数是ti的函数。这种方法已经被应用于FT2D谱中,但在信噪比有所增强的同时,线宽也变宽,所以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并不广泛。我们的方法是将NUCA与C0V2D谱相结合。在本章中,我们主要使用线性(Lfc:linear profile)和高斯(Gk:Gaussian profile)累加模式。经过大量的实验,我们发现与linear-FT2D相比,Gaussian-FT2D使信号强度和线宽都变大,但是信噪比增强较小。而另一方面mJCA-C0V2D(与非均匀连续釆样相结合的协方差处理方法)在相干谱中有I得到了较好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而UCA-C0V2D(与均匀连续釆样相结合的协方差处理方法)信噪比较低,NUCA-FT2D分辨率较低(与非均勾连续采样相结合的傅里叶变换方法)》在C0V2D实验中使用Gaussian模式,信噪比增强了1.5倍,可以节省一半的实验时间,而不需要牺牲谱图的分辨率。近年来协方差处理已经应用于4D实验中来提高分辨率。随后,我们将C0V2D谱与不同的ti釆样模式相结合,包括NUS(非均勾釆样:ti较短时密集釆样,ti较长时采样点较少)和CUO(ti点截断),同时Gaussian累加模式仍然可以结合使用。实验结果表明,总的来说,与MJS模式相比,CUO模式总能得到较好-的信噪比,这说明在不损失分辨率的情况下,ti较短时所得到的数据点对于协方差处理来说包含了更多的有效信息。CUO釆样模式使协方差处理方法更容易应用于华东师范大学傳士学位论文摘要实验中,因为tl点数更容易优化得出。我们同样通过实验发现,这两种采样模式可以与权重累加模式相结合获得更.好的信噪比。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常数累加模式相比,Gaussian累加模式与协方差处理相结合能获得更好的信噪比。接下来我们讨论釆样因子的影响。釆样因子是实验中总采样累加次数与均勾釆样累加总次数的比值。结果表明,与传统的FT2D实验相比,当釆样因子为0.3时,CUO釆样与Gaussiaii-50累加模式相结合,可以使信噪比增强2.3倍,且分辨率良好,因此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验都针对于指数衰减的2D信号,而不是sine/cosine调制的信号。我们的结论是协方差处理方法可以和CUO采样模式、Gaussian累加模式相结合使用,既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又能获得较好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各种灵密度较低的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亚纯函数值分布和正规族理论,并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这些结果对原来定理做了较大的改进.本文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得到了一个关于椭圆函数的Picard型定理.1.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的一个结果.在第二章我们继续研究了Picard型定理,得到了一个关于椭圆函数的Picard型定理,这是本文最重要的工作,具体说我们得到设f是复平面C上的非常数的亚纯函数,h是复平面C上的非常数的椭圆函数.如果f只有重
苔蚁甲族(Tyrini)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蚁甲亚科(Pselaphinae),是长角蚁甲超族(Pselaphitae)下的一个大族。该族成员形态相似,体型中至大型,广泛存在于农、林生态系统中,全部为捕食性昆虫,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一环,对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成员。本研究之前,全世界苔蚁甲族已知81属601种,分布于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给出一般型复代数曲面的阿贝尔自同构群的阶的最佳上界。设S是一个一般型光滑极小复曲面,G是S的一个阿贝尔自同构群,即S的自同构群Aut(S)的一个阿贝尔子群。我们证明,如果S的几何亏格比6大,则G的阶|G|的上界为12.5KS2+100,这里KS2为S的第一陈省身数。如果进一步假设G是循环群,则|G|≤12.5KS2+90.并且存在无穷多个曲面的例子可以达到上述上界,且曲面的几何亏
含旋度算子的偏微分方程组在数学物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经典电动力学中的Maxwell方程组、非线性电动力学中的Born-Infeld模型、描述超导体性质的各种模型等.另一方面,从数学角度看,含旋度算子的偏微分方程组也颇为值得探究.我们观察到含旋度算子的问题有许多不同于含梯度算子的问题的地方.此外,含旋度算子的问题与许多其他的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其与Lame算子之间的关联,其正则性问题与通
原子冷却对于原子光学、超冷原子物理以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领域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又为凝聚态物质以及量子信息物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现在,人们又将注意力转向了如何产生并得到冷的或者超冷的分子样品,因为它们具有与原子不同的许多新的相互作用。化学稳定的冷分子为超高分辨的分子束光谱、超冷化学和碰撞、将来可能实现的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平台。本文将围绕中性分子的
Frenkel—Kontorova(FK)模型出现在1938年,它是由处于周期性外势中的、存在近邻相互作用的粒子构成的一维链。作为非线性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许多非线性现象都可以在该模型中找到,比如混沌、孤子、扭结和呼吸子等等。如今这一模型及其推广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物理系统的研究中,比如像晶体位错动力学、公度-不可公度相变、电荷密度波、Josephson结阵列和干摩擦等等。相比较而言,量
本文研究了特征为素数的代数闭域上的基本典型李超代数和Cartan型李代数的一些结构和表示理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刻画了基本典型李超代数的普遍包络代数的中心结构.设g=g0(?)g1=Lie(G)是基本典型李超代数,其中G是经典的代数超群,其纯偶群Gev是简约群,满足Lie(Gev)=g0.首先我们证明了中心是交换环,接着本文用两种办法证明了Z(g)无U(g)的零因子,然后说
原子相干操控在量子信息、精密测量和量子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产生原子相干性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分别为拉曼散射和电磁诱导透射。拉曼散射在很多科研和工业领域中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拉曼散射产生的散射光场频率与物质能级相关,而且更重要的是散射物质的能级之间还会产生一定的相干性,通过对散射光场和物质相干性进行操控人们将拉曼散射广泛应用于物质检测、精密测量、量子信息、生物成像等众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技
设G=(V,E)是一个简单图.对V(G)的两个子集S和T,若T\S中的每个顶点都和S中的某个顶点相邻,则称S控制T.特别地,若S控制V(G),则称S为G的一个控制集;也就是说,对S(?)V(G),若G中每个不在S中的顶点都和S中的某个顶点相邻,则称S是G的一个控制集.控制数γ(G)定义为G的最小控制集的阶数.图的控制集问题关注对给定图G和输入的数值κ,验证是否有γ(G)≤κ.该问题是算法复杂性理论
近年来,冷分子制备、操控及其应用已成为了目前国际上原子分子与光学物理(AMO)、精密测量物理和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中的前沿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分子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态结构,可以用来更加精确地测量基本物理常数,研究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进行量子信息处理以及量子计算等,因而引起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也是因为其内态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分子的激光冷却困难重重。随着一些特殊分子激光冷却的成功实现,使得冷分子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