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自适应控制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l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跳跃运动是一种高效、重要的运动形式,不但能快速进行移动,还能通过一些特殊地形环境。本文对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控制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在课题研究的背景下对跳跃机器人进行分类讨论,之后再对比分析国内外跳跃机器人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最终确定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其次,根据跳跃蜘蛛的生理结构及运动机理,建立六足机器人的单腿以及整机结构模型。在分析对比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系统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选择自适应控制作为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的控制方案,对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进行自适应控制。再则,建立六足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进行六足机器人正、逆运动学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进行分析研究,完成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轨迹规划。然后建立六足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动力学公式求解机器人各个关节的理论计算力矩,完成六足机器人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六足机器跳跃运动进行控制,为了提高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自适应控制方案,对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进行自适应控制。并对自适应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实验及理论验证,说明了自适应控制器的稳定性及收敛性。最后,建立MATLAB-Adams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对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进行仿真实验。建立Adams六足机器人虚拟样机然后搭建MATLAB-SIMULINK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仿真框图。之后完成六足机器人各项跳跃运动仿真实验,验证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自适应控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研究的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自适应控制可实现机器人在各项跳跃过程中的稳定性。改善了传统控制方案在机器人跳跃过程中动态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的性能,为六足机器人跳跃运动控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动力电池在受到机械挤压工况下可能发生热失控安全性问题,提出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的半均质化与均质化建模方法.采用蜂窝铝的电池内芯材料对精细化电池模组进行简化,以模组相关参数为设计变量,结合参数反求的方法,建立了2种等效模组模型,对挤压工况下不同电池模组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值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结合参数反求的方法,建立最优的电池模组等效模型基本能够表征精细化电池模组在挤压冲击条件下的力学响应行为.为方形三元锂电池模组在机械挤压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电池模组的等效建模研究提供了参考,对进行电池模组简化建模和最
电动汽车采用轮毂电机驱动的方案后,非簧载质量增加会导致整车平顺性变差.针对这一问题,对扭力梁悬架进行参数匹配设计,并选取3种极限工况校核扭力梁悬架的强度,计算了实际路面情况下扭力梁悬架的疲劳寿命.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1/4车辆动力学模型,以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相对动载3个指标均方根和的最小值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悬架参数,并通过仿真对整车平顺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0.0785 m/s2,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低频共振幅值减小了0.09 m2/s
针对单一卡尔曼滤波(KF)在估算荷电状态(SOC)时忽略了温度、SOC以及驾驶工况对电池参数的影响,且存在收敛性差、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卡尔曼滤波(EKF)-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联合算法.基于电池的外特性机理建立了2阶RC等效电路模型,在OCV-SOC-T函数映射关系下,利用EKF算法实时预测电池参数,并联立AUKF算法实现SOC的估算.通过在不同温度与驾驶工况下的电池实验数据验证,EKF-AUKF联合算法能够实现电池参数和SOC的实时在线估计,同时兼顾了鲁棒性强、收敛性好以及估算精度
针对现有电池热管理系统主动散热方式能耗大,以及锂电池在高倍率放电、高温环境下温度敏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重力热管电动汽车锂电池散热装置.搭建动力电池检测设备实验平台,撰写变环境温度和变放电倍率下锂电池恒流放电实验步骤,研究单体电池热特性和重力热管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同时建立NTGK单体电池三维电化学模型和散热装置三维传热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原理的正确性和精准性.结果表明:重力热管电池散热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40℃环境温度下3 C放电,电池温度保持在50℃以内,实验中5根重力热管最大温差仅为1.2℃
针对对置布置磁流变减振器的电动轮悬架,根据当前道路情况,取常见高速沥青路面的百公里加速、100 km/h匀速和郊区混凝土路面的60 km/h匀速3种路面激励,建立了1/4车辆模型,展开减振器的控制研究.设计了模糊及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对簧载质量速度及其与非簧载质量的相对速度、磁流变减振器的库伦阻尼力进行控制和仿真.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控制与模糊控制相比,百公里加速、100 km/h匀速和60 km/h匀速路面激励下车身加速度分别下降了7.0%、15.2%、23.7%,轮胎动载荷分别下降了28.3%、31.2%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及其零部件通常在高频、强冲击、超长周次的动态载荷作用下运行,更易导致变速器齿轮发生接触疲劳破坏.为了准确计算电动汽车高速斜齿轮实际工况下的动态载荷,预测其使用寿命,以某定传动比变速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基于瞬时道路工况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到循环工况下驱动电机的动态转矩输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基于赫兹接触理论,以电机的动态转矩作为变速器驱动转矩,计算得到循环工况下高速斜齿轮接触疲劳危险位置的应力谱,并进行循环计数,获取了循环工况下高速
随着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对大型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大规模投资,隧道建设工程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公路隧道火灾引发的各种事故和安全隐患。临界风速作为判断隧道火灾烟气逆流情况的重要指标,为火灾后续救援和人员逃生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研究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对当前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有着积极作用。论文基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针对汽车弯道紧急制动避撞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设计了弯道紧急制动策略,基于两车实际相对距离计算出增强型剩余碰撞时间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制动阈值以及制动减速度;下层控制器为车辆逆动力学模型和车辆验证模型,通过PID控制器调节来提高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横向稳定控制器;最后参照中国新车评价协会测试办法进行仿真验证,研究表明:自车在55 km/h时,制动结束后两车相对距离在1.5 m左右,带有稳定性控制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该策略能够实现弯道下车辆紧急制动.
在不同焊接电流条件下采用Zn-15%Al焊丝成功获得5052铝合金/Q235低碳钢电弧熔钎焊对接接头,采用扫描电镜(SEM)、剪切试验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电流越大,焊缝填充金属的流动性越好,更易在母材上润湿铺展,形成良好的焊缝成形;随焊接电流80 A增加到100 A,金属间化合物(IMC)层的厚度由13.4μm逐渐增加到22.9μm,产生的界面IMC组织结构为Fe4 Al13、Fe2 Al5相;Zn元素固溶至IMC内部并形成的Fe2 Al5-Znx和Fe4
传统混合动力车用电机存在转矩密度小、效率低、散热不良等问题.为此,设计一款车用双定子单转子盘式永磁同步电机及其冷却散热结构.首先,设计双定子单转子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结构及尺寸参数;基于Ansys Maxwell软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并进行瞬态电磁仿真,将仿真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设计其冷却散热结构,进行热建模和温度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额定工况运行时,额定转矩为358 N·m,额定转速为1600 r/min,额定输出功率为60 kW,满足电机电磁性能设计要求;电机的最高温度为133.8℃,不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