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元素改性的受电弓滑板碳/铝复合材料性能提升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金属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机械强度、导电、导热及自润滑性而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机械制造等领域。目前,碳/金属复合材料主要有碳/铜复合材料和碳/铝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作为高速列车供电系统的关键集电元件,其良好的服役性能是保障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电流传输密度加大,弓网匹配日益复杂,对受电弓滑板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对于目前受电弓滑板普遍采用的碳/铜复合材料,碳、铜的天然不润湿引起碳/铜界面结合差,不仅制约了复合材料的机械、电气综合性能,还增加了滑板制作的难度和成本。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综合性能优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受电弓滑板材料,以满足高速铁路的发展需求。碳/铝复合材料兼具铝的高导电性、轻量化和石墨的自润滑性,在轨道交通领域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滑动电接触材料。因此,本文对碳/铝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机械电气性能及动态服役性能展开了研究。本文针对碳/铝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搭建了动态高温接触角测试平台,系统研究了硅含量对碳/铝接触角、界面反应层的影响,发现硅元素的引入可使碳/铝接触角从91°降低至41°、界面结合方式由C-Al4C3-Al结合转变为C-Si C-Al Si结合。基于硅元素对碳/铝接触角的改性结果,利用压力浸渍法研制了不同硅含量改性的碳/铝复合材料,分析了碳/铝复合材料的密度、增重率、电导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变化规律,相比硅元素改性前后的碳/铝复合材料,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分别提升70%、52%,电导率提升79%。为评价碳/铝复合材料的动态服役性能,基于载流摩擦实验、电弧烧蚀试验、热震损伤试验,研究了试验电流大小对碳/铝复合材料的磨损率、电弧烧蚀量的影响,揭示了硅元素改性碳/铝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分析了硅含量对碳/铝复合材料抗电弧烧蚀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硅含量改性碳/铝复合材料热震试验前后力学、电学性能的变化差异,发现硅含量为12wt.%时,碳/铝复合材料的动态服役性能最佳。该研究有助于实现弓网系统的装备轻量化,为开发满足高速、重载铁路需求的高性能受电弓滑板材料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保障其运行安全至关重要。利用运维技术对地铁列车进行评估,掌握其当前性能并用于维护决策是目前常用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铁运维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单一的评估模式也需要向全面、系统、智能转变。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作为虚实融合的最佳途径,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及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数字孪生理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能在无接触情况下通过电磁效应或能量交换作用实现能量传输的方式,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在人体植入式设备、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在实现无线供电的同时还需要同步传输信息,来传输控制信息或反馈检测到的信号。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能量与信号的同步传输已成为扩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成为该领域的又一研究热点。本文结合磁浮列车间隙传感器在供电和信号传输方面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碳中和、碳达峰要求愈来愈逼近,运输装备轻量化愈加为工程技术界所重视。在轻量化材料中,镁合金以低密度、高比强度/比刚度、高阻尼、较强电磁屏蔽性能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备受关注,但绝对强度低和耐磨性较差限制了其进一步广泛应用。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NPs)由于其极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润滑性能有望同时提高镁基体的力学性能和减磨耐磨性
频谱接入是认知无线电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求在不干扰授权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根据频谱感知得到的结果接入空闲频谱并利用。动态多信道接入可以在时变的频谱占用状态情况下,实时动态地调整自身设备参数,自主选择接入空闲频谱资源。深度强化学习作为解决动态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无线通信领域里被广泛采用,其区别于传统方法,不需要系统环境的先验信息,与系统环境不断交互获得相应的奖励与惩罚、不断学习环境的动态特征信息。
聚类集成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旨在解决单个聚类算法对数据划分中数据结构多样性的限制。它通过集成多种聚类算法以获得共识聚类。与单聚类算法相比,它可以更准确,更稳定地处理数据,并且对数据的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更好的容忍度。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良好的元启发式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它只需要调整较少的参数,所以运行效率十分高。其核心思想即是粒子通过与种群内其他粒子的信息交互,快速找到最佳的粒子完成优化问
微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发展了多种处理方法,如使用具有抗菌功能的化学试剂、负载金属离子抗菌剂等。但这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变异或耐药性,也可能带来二次污染以及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更为安全地控制微生物显得十分重要。近些年,研究者们在自然界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杀菌方式,某些生物体具有特殊纳米结构,可通过物理机械作用快速杀灭细菌,该发现对细菌的安全处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系列
近年来,高速铁路在国内外快速发展,在交通运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的大动脉,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速铁路系统中唯一的牵引供电网络。接触网支持装置工作状态的可靠性决定了牵引供电的安全可靠。小目标连接固定件作为接触网支持装置的重要组成,对保障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以6C系统中的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项目为依托,以检测车夜间采集
钛合金材料在形成航空结构件或零部件的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热加工或热处理,在高温环境中其表面容易与氧元素结合,形成一层氧化层,这层氧化层会严重影响钛合金后续的加工与使用,必须将其清理干净。传统清洗方法主要有机械打磨法、喷砂法、高压水射法以及酸洗法,这些方法有着工人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严重、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绿色工业清洗需求。而激光清洗作为一项新型清洗技术,具有智能可控
利用风能代替化石能源进行大规模发电是我国当前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依靠风能进行发电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难题。比如,风能的波动性会导致“弃风限电”问题的出现,“弃风限电”会降低风能的利用率,增加风电场的运维成本。风能的波动性甚至会威胁到风电在大规模并网时的安全性。针对风能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对风电系统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种DWT-CE-BPNN模型对短期风电功率进行预测。首先,为了降低风电数据中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内涝灾害问题日益严重。深隧排水系统作为缓解城市内涝的一种重要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近些年我国内涝灾害频发,使得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深隧排水系统的研究。深埋排水盾构隧道因有内水压的存在,其力学行为特征与传统交通隧道存在着较大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深埋排水盾构隧道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托武汉大东湖区污水深埋盾构隧道工程,针对双层衬砌排水盾构隧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