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英译中名称的译法研究——以《管子》为例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称是特殊的语言符号,也是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典籍英译中,名称的译法选择关系到文化的传播效果。本文运用传播学和符号学理论描述了名称英译的编码解码过程,论证了名称的符号学属性——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本文以《管子》的翟江月译本及李克译本为例,选取了五十篇语料中的名称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两个译本所采用的译法,叙述语言译者与目的语译者在处理名称英译的共性与差异,评估两者对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发现,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在翻译的过程中,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连接者的身份将直接影响到名称译入到目的语时文化迹点的保留;而名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在翻译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标记参与到符际转换活动中。  通过对比《管子》的两个译本发现,两个译本共采用了五种译法(音译法,音译加注法,意译法,省略法,以及归化法),翟江月版本在处理带有中华文化的名称时,更多地采用了音译法;而李克版本所采用的意译法导致名称翻译大都带有目的语的语言特征,分裂了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衔接,不仅失去了名称中蕴含的汉语文化信息,而且还导致目的语读者失去了解码中国文化的过程,不利于保留最大程度的“文化迹点”,不利于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遵循源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将名称视作一种文化符号,采用音译法,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言的文化信息也能让目的语受众快速接受中国文化。
其他文献
介绍氯碱废氯气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装置设备的设计,并指出该吸收装置的安全性设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康拉德(1857-1924),作为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同凡响的奇才。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独具匠心的结构设计、纯熟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心理刻画,使他获得
近年来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反渗透技术的成熟化和膜元件的标准化,反渗透膜法水处理工艺日趋成熟。但由于膜过滤技术集成及控制要求很高,用该方法来处理硝铵废水的工艺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家》是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说,于2012年出版。这部小说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非裔美国黑人的命运。这部小说以种族主义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然后再把自己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了解、译文语言
全球化语境的大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对翻译人才特别是口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单一的英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国际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种植方法设备简单,管理技术品种相对落后;传统的棚内的湿度、灌溉等均是通过人工控制的,不可避免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
该文就生猪养殖场粪污排放情况及对环境污染作了简要介绍,对生猪养殖环境污染的治理进行了分析,为生态养殖生猪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