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汽车周转率特征分析及调度策略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共享汽车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模式正逐渐兴起。众多共享汽车企业迅速开拓市场,大量投放车辆,布设网点。然而,规模的扩大与租借模式的自由并未带来车辆的高周转率,相反,自由的租借模式下车辆的时空分布将随着用户的活动趋于不均衡,唯有通过人为调度干预方可恢复系统供需平衡。事实上,许多共享汽车企业当前皆面临着低周转率、难以盈利的运营困境。提高车辆周转率是在已有资源条件下最大化企业盈利,实现真正盘活闲置资源的共享理念的关键。分析影响电动共享汽车系统中车辆周转率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以提升系统运作效率,选用合适的调度策略展开调度工作,对当前共享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对共享电动汽车周转率的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可提升车辆周转率的不同调度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首先借助真实的共享电动汽车系统提供的运维数据,对微观层面的用户选择车辆行为、宏观层面的站点车辆使用状况进行建模,于多个维度分析了影响共享电动汽车周转率的主要因素。于微观层面,研究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用户每一次下单前对周边车辆的选择行为,用户自身属性、车辆自身属性及两者间的交互被视为影响用户选车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用户的电量焦虑心理普遍存在,用户会倾向于选择最高剩余续航的车辆,但这种电量焦虑心理会随着用户对电动汽车熟悉程度的增加而减弱。于宏观层面,本研究利用广义加性混合模型,分析了站点车辆使用量、周转率与站点属性、周边土地利用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公共交通邻近性、时变变量与道路设施属性等自变量间的线性及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共享汽车使用量级周转率与公共交通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共享汽车在公交及地铁发达的区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公交网络稀疏时同样吸引力明显,距离公交站点1.2-2.4km的共享汽车站点群对用户的引力呈上升趋势。
  在完成相关分析后,本文基于离散事件仿真原理建立了共享电动汽车仿真系统,综合考虑了用户选车偏好、电动汽车充放电特征,并借助此仿真系统分析了不同需求总量、不同电量约束、不同调度策略下整个共享汽车系统的需求满足度与车辆日均运作时间的变化情况,对比了不同调度参数组合下的单次调度可满足的需求与单次调度的平均距离。结果显示,随着加载至仿真系统的总需求数的增加,系统的需求满足度不断下降,整体车队的车辆日均运作时间则不断增加。同时,加入电量约束会使得系统的需求满足度降低、车辆日均运作时间减少,而当充电速度的增加至150km/3h时,电量约束的影响会减弱至无。调度策略仿真的结果则表示,调度对系统的影响主要由调度阈值与调度搜索半径决定,它们的增大一方面可增加系统的需求满足度,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单次调度可产生的平均净效益降低。
  本研究对企业提高车辆周转率、选择合适的调度参数皆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于用户层面,企业可通过个性激励的方式削弱用户的电量焦虑心理,提升车队整体周转率。于车辆层面,企业应根据用户偏好进行车型选购,同时应更新现有充电设备,提升充电速度,降低电量约束对共享电动汽车周转率的影响。于站点层面,企业不应只将站点设置于中心区,公共交通欠发达的郊区的共享汽车同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于调度层面,企业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兼顾用户需求满足度与企业调度效益,适中选择调度阈值与调度搜索半径。
其他文献
电机械制动作为一种以电机作为动力源的新型制动系统,是一种用电动取代传统气压或液压的制动系统,其研究已逐渐成型。然而系统的技术核心——机械结构的研制已实现,但是其动力源-驱动电机却是系统升级瓶颈,仍有很多工作未完成。本文针对电机械制动系统的驱动电机,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磁路结构以及电磁场等,目的是使电机械制动装置性能满足要求,同时推动电机械制动系统的产品化发展。  本文以电机械制动系统驱动电
我国铁路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临近既有高铁路基的新建路基工程越来越多,既有铁路路基应力环境的改变可能导致轨下基础出现新的变形,进而影响既有线轨道几何平顺性,对列车的安全高质量运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控制新建路基引起的既有高铁路基结构变形是亟需解决的工程问题。目前,对多堆载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临近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尚不明确。充分认识新建路基引起的临近高铁路基结构变形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对未来类似工程
学位
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给铁路车务段的运输管理带来了各种潜在风险,大大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对铁路车务段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铁路新时期应急管理工作要求,需要从整个应急管理系统出发,分析存在于应急管理体系之中的问题,从而完善我国铁路应急管理体系;铁路车务段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需要先进的方法及理论的支持。因此,根据铁路车务段实际情况,研究更加科学的、实用的、高效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任务计划编制问题是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优化乘务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乘务任务计划的优劣影响到乘务员数量、驾驶安全和里程均衡,合理高效的乘务任务计划有助于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营。目前,国内外对于乘务任务计划编制问题虽然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乘务驻点种类、数量在编制过程中的影响分析还有待加强。特别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持续发展,拥有多乘务驻点的线路逐渐出现,增加了乘务任务计
沪宁城际高铁地处我国城市群最密集、生产力最发达、经济增长最强劲的长三角核心区,紧密衔接上海、南京两大长三角中心城市。开通运营以来,运输主管部门动态调整运输产品供给方式,有效契合客流变化,运营收益良好,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2015年12月宁安城际高铁开通运营后,客流持续稳定增长。2016年宁安高铁发送旅客651.4万人,日均1.82万人。宁安高铁在南京南宁安场与沪宁高铁衔接,形成了一
学位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亦称智能压实技术),在道路路基的智能建造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连续压实的控制指标多基于压实轮的振动反应,填料性质、压实层厚、机械状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与传统压实度、路基模量等控制指标的相关性一直备受关注。并且,由于振动压实的影响深度一般大于压实层厚,下卧层的刚度状态将直接影响压路机的振动反应;当下卧层刚度较高时,目前的连续压实控制指标将难以准确判断当前填筑层的压实状态。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同时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条件的约束,地下空间被视作新型国土资源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一般城市地面道路相比,地下道路内部空间信号条件与视觉条件相对较差,无法使用GPS进行导航,驾驶员获取道路交通信息传输的渠道主要通过交通诱导设施。而分合流区作为地下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路段,也是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路段,因此从驾驶员的视知觉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地下道路分
近年来,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长,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巨大的便利,但也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据有关部门统计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显示,90%以上的交通事故可归因于驾驶员的不良操控行为,不良驾驶行为充斥在驾驶员的日常行车过程中,其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逐渐演变成为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巨大隐患。因此,亟需开展不良驾驶行为的风险评估研究,为不良驾驶行为的风险预警与应对提供决策支持。  论文将风
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行车不仅骑行方便灵活,实现了门到门出行,还实现了零耗能与零排放。在全球环境污染加剧的背景下,自行车受到了社会与政府的双重关注。近年来,自行车逐渐回归城市,出行比例不断增加,但一直以来受到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道路建设的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利益被忽视,骑行环境存在安全性隐患,骑行舒适性需要提高,相关的众多问题需要被重视,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可操作的自行车骑行品质评价体
学位
近年来,随着地下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建地铁线路下穿既有铁路的工程。下穿铁路施工正朝着不限速、长距离、大跨度安全下穿的方向发展,这对变形监测系统的精度提出了高要求。以全站仪为主的常规监测仪器所测得的轨道变形数据受视距、温度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未发生下穿时的变形数据有时也会超过监测报警值,从而对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高要求的目标精度与较低的实际精度之间存在着不平衡。若把各类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