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胎儿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婴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 1.观察普通人群的胎儿期铅暴露水平,以发现一些家庭、社会环境和孕期情况对胎儿期铅暴露水平的影响,即研究胎儿期铅暴露的相关因素。2.在观察妊娠期铅暴露对新生儿行为发育和婴儿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同时,探讨影响新生儿及早期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临界血铅值。3.研究妊娠期铅暴露与新生儿身长、体重两项主要体格发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4.论证Ca、Fe与Pb之间的相关性,观察Zn与Pb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以得到肯定和广泛应用的“脐静脉血铅含量”反映胎儿铅暴露水平。1.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和山西省介休市妇幼保健院共采集双份脐带血标本128例,其中,双份标本均合格104例,收集完整问卷121份,共获合格病例100例。在严格质量控制下,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血铅含量测定,原子分光光度法进行血清钙、铁、锌含量测定。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分别研究脐血血铅水平与钙、铁、锌含量的相关性。并以脐血血铅水平第50百分位为界值点,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脐血血钙、血铁、血锌含量的差异。2.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家庭社会环境和健康状况调查。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对脐血血铅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3.分娩1小时内测量新生儿身长、体重值;24-48小时内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价(采用北京协和医院鲍秀兰修订的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方法); 3月±1周评价婴儿精神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采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为深入探讨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早期婴儿发育的影响,探索损伤发生的临界血铅值, 分别以脐血血铅<WP=5>水平第50或30、70百分位为界值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二或三组,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以上指标的差异。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软件实施。研究结果:1.100例脐血血铅水平呈正偏态分布,范围为27.25μg/L- 119.85 μg/L,均值53.26μg/L,标准差17.24μg/L,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脐血血铅水平超过目前认为相对安全的界限(100μg/L)的为2例,占2.0%。2.脐血血铅水平与二价元素铁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将观察对象以脐血血铅P50(51.15μg/L)为界值点,分为高铅组、低铅组两组,采用t检验分析,显示,血铅≥51.15μg/L者,其脐血钙、铁含量明显低于血铅水平<51.15μg/L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本次研究未证实脐血血铅与血锌之间有相关性。3.胎儿期铅暴露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期居住地环境污染程度、父亲年龄、孕期膳食结构、孕期补钙等五因素是胎儿期铅暴露水平的相关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考虑了其他掺杂因素后,除父亲年龄以外的四因素被引入回归方程,结合专业知识,可以认为:孕妇年龄大、孕期膳食结构不合理、孕期居住地环境污染严重是胎儿期铅暴露的危险因素;而孕期补充钙剂为保护性因子。4.在这个我们通常认为相对安全的铅暴露范围内,脐血血铅水平与3个月时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上的精神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有明确的负相关关系(P<0.05),将随访研究对象以脐血血铅P50(50.35μg/L)为界值点,分为高铅组和低铅组两组,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两组MDI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随访研究对象以脐血血铅P30(37.81μg/L)、P70(64.83μg/L)水平处分为低铅组、相对高铅组和高铅组三组,利用方差分析显示,高铅组与低铅组以上二种指标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应用协方差分析,在平衡了掺杂因素后,差异仍存在(P<0.05)。本次研究未发现胎儿期铅暴露水平与新生儿出生身长、体重及新生儿行为发育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研究结论: <WP=6>胎儿期低水平铅暴露在血铅水平为50.35μg/L时,已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年龄大、孕期膳食结构不合理、孕期居住地环境污染严重是胎儿期铅暴露的危险因素;而孕期补充钙剂为保护性因子。因此,控制环境污染、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补充钙剂可减轻铅暴露对胎儿及婴儿发育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