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不断改革和完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需要对国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进行研究,以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选择了美国30所、中国22所生物学科水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以这些学校的生物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主要研究材料,重点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和特点,对中美研究型大学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及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改革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
1.美国研究型大学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目标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九种类型。各类型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学位设置、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2.中美两国的相同点为:生物科学专业和工程类生物专业的设置均很普遍;生物学主修课程结构基本相同;核心课程的内容整体上略偏向微观领域;以参与研究的方式学习生物学是当下各学校普遍重视的方法。
3.中美两国的不同点为:国内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多样性、适应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和需求、给予其充分的个性化发展空间方面不如美国;就生物科学专业来说,国内的人才培养模式主修学分比例比美国高,更偏向于专业教育。
4.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社会需求对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主修学分比例、课程设置等均有影响。
5.我国研究型大学未来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参考相关理论,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经验,探索合适的生物学核心知识框架,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切合学校特色与定位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