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几所研究型大学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不断改革和完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需要对国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进行研究,以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选择了美国30所、中国22所生物学科水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以这些学校的生物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主要研究材料,重点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和特点,对中美研究型大学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及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改革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   1.美国研究型大学生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培养目标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九种类型。各类型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学位设置、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2.中美两国的相同点为:生物科学专业和工程类生物专业的设置均很普遍;生物学主修课程结构基本相同;核心课程的内容整体上略偏向微观领域;以参与研究的方式学习生物学是当下各学校普遍重视的方法。   3.中美两国的不同点为:国内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多样性、适应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和需求、给予其充分的个性化发展空间方面不如美国;就生物科学专业来说,国内的人才培养模式主修学分比例比美国高,更偏向于专业教育。   4.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社会需求对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主修学分比例、课程设置等均有影响。   5.我国研究型大学未来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参考相关理论,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经验,探索合适的生物学核心知识框架,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切合学校特色与定位的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
其他文献
故事的开始是几位洋溢着无限激情的年轻人,他们奔放而无羁,年轻而充满活力。而主角虽然是一辆简单的代步工具,但它同样年少而无畏,周身散发着让人冲动的青春气息。是的,作为长安汽车全新的入门级小车,奔奔MINI无疑是充满活力的“年轻小伙”。它虽然身材娇小,却本领不凡,虽然年纪轻轻,却拥有一副老练的身手。  今天,我们请到几位同样年轻时尚的热心读者,让他们用歌声与奔奔MINI相邂逅,用奔奔MINI演绎出新的
期刊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体育舞蹈第一次进入亚运会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也以取得十金(包揽全部金牌)的优异成绩,展示了我国体育舞蹈的水平。中国体育舞蹈代表队
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手绘图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人们进行艺术设计的主要方式。但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制图逐渐产生,并在当前的网络广告设计中得到了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就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初、中级劳动者的重任,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德
校园暴力事件并不是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学校,而是集中在一小部分学校和学生之中,即呈现“丛生”的状态。“校园暴力丛生”的现象最初来自于学者们的数据调查,大量的数据调查结果显
学位
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提问,揭示教学主要矛盾,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的情境,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真理;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教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始了逐渐深入的教学风格研究。本研究采用质的研
如果观致推出的第一款车型是观致5 SUV,那今天观致的命运会怎样?会“门庭若市”吗?相信等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个答案。  2015年11月19日,在立冬过后依旧艳阳天的广州,观致汽车以一场简单而纯粹的发布会宣告了观致5 SUV的诞生,向粉丝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不会停止奉上好产品。这款新产品到底怎么样呢?今天,全新观致5 SUV如期登台,我们驾驶着观致5 SUV在杭州莫干山尽情体验
期刊
2006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与“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揭晓,我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小学教师陆永康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的有:余庆县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化,人文素质教育是使“人之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继续进行和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十分必要。就高职院校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