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苏州逐渐成为了外资企业进驻的热点地区。凭借着良好的配套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政策氛围,苏州多年来一直被台商评为最值得投资的城市之一。整个苏州地区已拥有了上万家台资企业,其中大部分是IT制造企业,在昆山、吴江、苏州新区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IT产业聚集区。全球市场三分之二的笔记本电脑在苏州生产出来,在这里可以找到笔记本电脑所有零部件的生产厂家。仁宝、纬创、富士康、明基、华硕等台资IT行业龙头企业,带来了大量的中小型配套企业,从项目研发、模具设计、产品加工到组装成品,几乎复制了台湾整个IT产业链。
台湾IT产业链的兴起是由大量的欧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来,由于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核心技术和销售市场,仅为品牌厂商提供制造和装配服务,形成了OEM代工模式。这种产业模式,在前期的发展中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技术提升,只需要投资厂房、设备和人员,按照客户的要求来样加工,或者借助客户的设计图档进行定制生产,所生产的产品直接卖给客户,对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销售均不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但OEM生产模式具有先天的缺陷,由于不参与终端市场销售,无法掌握市场需求变化,订单完全掌控在上游品牌厂商手中,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人;而一旦消费市场产生剧烈波动,企业往往后知后觉,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同时,根据产业价值链分析,制造环节处于低附加值区间,所产生的利润是有限的。随着产业集群逐渐饱和,产能过剩带来的供大于求,台资OEM企业更加丧失议价权。资源价格和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增加、外资优惠政策到期以及税制改革,也加剧了台资中小型IT制造企业的经营困难。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制造业的低利润时期,台资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调整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