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s,endometriosis)患者异位、在位、正常内膜及不同时相的裸鼠异位病灶中周细胞数目(PN,Pericytes number)、微血管密度(MVD,microvessel density)以及PN/MVD比值,研究探讨周细胞在EMs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EMs患者异位内膜20例(异位组)、在位内膜40例(增殖期、分泌期各20例)(在位组)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40例(增殖期、分泌期各20例)(对照组)。利用异体移植方法建立40只裸鼠人EMs模型,并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于建模后7天、14天、21天、28天时处死并获取异位病灶。观察裸鼠异位病灶肉眼及镜下组织学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人子宫内膜及四组裸鼠异位病灶中PN、MVD的表达,并对二者的比值(PN/MVD)进行比较。 结果:(1)裸鼠EMs模型成功率达100%;(2)人异位内膜MVD值高于正常内膜和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无论增殖期还是分泌期与相应的正常内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内比较均分泌期高于增殖期(P<0.05);(3)人异位内膜PN值低于正常内膜和在位内膜(P<0.05),在位内膜无论增殖期还是分泌期与相应的正常内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内比较均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4)人异位内膜PN/MVD值低于正常内膜和在位内膜,在位内膜无论增殖期还是分泌期均低于相应的正常内膜(P<0.05),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内比较均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5)A组裸鼠开腹探查见异位病灶呈清亮水疱状,镜下可见点簇状新生血管形成,MVD=35.70±3.16,B组裸鼠开腹探查见异位病灶呈红色囊泡状,表面可见血管走形,镜下可见腺体增生,间质中血管生成明显,MVD=68.60±9.07,C组裸鼠开腹探查见异位病灶呈暗红色囊状或结节状,欠新鲜,镜下可见腺体丰富、呈增殖期子宫内膜表现,间质新生血管数目减少、血管壁结构完整,MVD=53.50±3.57,D组裸鼠开腹探查见异位病灶呈黄白色囊状或结节状、质稍硬,镜下可见腺体数目减少,部分腺体及间质纤维化,间质新生血管数目进一步减少,可见部分血管结构破坏;MVD=48.00±4.99;四组裸鼠异位病灶MV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A~D组裸鼠异位病灶中PN与MVD的变化趋势平行,分别为(27.30±2.50)、(79.40±10.68)、(64.70±4.64)、(38.30±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A~C组裸鼠PN/MVD值呈上升趋势,在C组裸鼠异位病灶中达到峰值,D组裸鼠异位病灶中PN/MVD值同C组比较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A组裸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采用异体移植方法可在裸鼠体内较完整地复制人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实现对EMs发展过程的动态观察及相关实验研究,方法可行、成功率高,所得结果具有参考价值;(2)四组裸鼠异位病灶中PN值随着病灶中血管的生长、消退发生相应的改变,与相应内膜中MVD值变化趋势相一致,提示周细胞在EMs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3) EMs患者异位内膜中PN/MVD值低于在位和正常内膜,C组裸鼠异位病灶中PN/MVD值达峰值,结合肉眼与镜下所见,提示EMs病灶中周细胞覆盖率与血管稳定性高度一致性;(4) EMs患者在位内膜无论增殖期还是分泌期中的PN/MVD值均低于相应的正常内膜,进一步佐证了“在位内膜决定论”,在位子宫内膜中周细胞覆盖率低可能是EMs发病的因素之一;(5)周细胞在EMs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