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v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迟退休政策调整得到政府、学者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医疗卫生条件及国民健康素质的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期的49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3岁,现行的退休年龄规定偏低;第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上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加上计划生育实施背景下的生育水平降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首次出现绝对量的下降,说明中国个人和社会养老负担均在加重,同时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第三,提前退休现象与“退而不休”和退后返聘并存、养老金双轨制的长期存在、男女差异的退休年龄,这些不但加重了公共养老财政压力,同时还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第四,受教育年限的提高,高学历群体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始时间后移,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本要求提高退休年龄。
  对于延迟退休,一部分声音赞成,一部分声音反对。反对的人多半认为,中国目前就业总体压力大,延迟退休对就业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从劳动力供求角度来看,提高退休年龄直接通过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增加劳动力供给,但是否会加剧现有的就业压力有待进一步论证,因此对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劳动力市场效应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中国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背景入手,以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现状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国外发达国家有关延长退休年龄改革的背景和具体措施,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总结出有益于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经验与启示。同时,在文章中综合运用社会保障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人口学知识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进行论述,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对文章的核心内容即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劳动力市场效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与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应作为退休政策调整的配套措施加以同步跟进。
  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论。在这一部分简要概括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同时在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第二部分是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背景。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展开,国际方面是延迟退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外现行退休年龄及退休年龄调整情况;国内而言,中国现行退休年龄偏低、人口预期寿命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大、提前退休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均客观上要求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参与率下降而市场对劳动力需求旺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提高退休年龄。
  第三部分内容是国外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经验及启示。通过分析国外延长退休年龄改革的背景和具体措施,提炼出对中国现有情况下退休制度调整有益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启示:小步渐进延长退休年龄,缩小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建立弹性退休政策体系、控制提前退休、鼓励延迟退休;退休年龄政策调整需要相关激励措施和配套政策改革的同步跟进。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其内容是延迟退休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效应分析。首先分析的是消极效应,主要的消极效应有对就业产生挤占效应、部分劳动者身体和心理上难以承受、老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等几个方面;然后是对积极效应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能够缓解未来劳动力供给不足压力、延迟退休并不必然导致失业率的上升、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充分利用、有效避免提前退休和退而不休现象几个方面;在这一部分的最后分析了提前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提前退休群体实现再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劳动者和待就业者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资本替代劳动导致劳动挤出效应、不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延迟退休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第五部分是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对策建议及结论。以人为本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是退休年龄政策调整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同时,提出了废除养老金双轨制、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再就业的市场环境、转变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以拓宽年轻劳动者的就业渠道等几大与提高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配套激励与改革措施;在论文的最后,对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调整做出了“三步走”的初步构想:第一步,2015-2020年:控制提前退休,营造延迟退休的舆论氛围;第二步,2021-2030年:逐步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实现男女同龄退休;第三步,2031-2050年:建立弹性退休政策,男女目标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
  文章的创新之处有:
  (1)对中国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进行剖析,就国际方面来看,延迟退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就国内来看,中国现行退休制度固有的缺陷、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提前退休现象普遍等为退休年龄调整提供了必要条件。
  (2)文章从横向上对国外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背景、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同时在立足于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得出了三大启示,即小步渐进延长退休年龄,缩小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建立弹性退休政策体系,控制提前退休,鼓励延迟退休;激励措施、配套政策改革与退休年龄调整的同步跟进。
  (3)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对延迟退休政策调整的劳动力市场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论证了提前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用,推导出退休年龄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4)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延迟退休政策调整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统筹兼顾、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废除养老金双轨制、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再就业能力、转变发展模式和就业模式以拓宽年轻人就业的配套改革措施,并对中国渐进延迟退休进行了“三步走”的初步构想。
其他文献
学位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成为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国家。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倒置等特点;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等)受到严重挑战,特别是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日趋弱化。因此,如何圆满的解决中国日趋严峻的城乡居民养老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国家从2009
学位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各地养老基金分散管理,劳动者跨区就业受到阻碍,制度无法更大程度地发挥互助共济功能等问题存在已久。民间关于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呼声逐渐引起中央重视,“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等相关字眼开始在《社会保险法》、“十二五纲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等国家文件中出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意味着地方权利向中央权利的移交,即养老基金资源及其征管用等权责要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甚至部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实现全体国民的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医疗服务水平的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医疗保险付费方式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和合理整合,可以达到不同寻常的效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刚性持续增长,急剧加重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