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预测与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止2019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3.5万公里,超过全球高速铁路总运营里程的2/3。虽然高速铁路存在诸多优点,但其带来的噪声振动等相关环保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在高速铁路通过城区段,为减少对城市建成区的分割,减少工程拆迁量,减少地面噪声污染,采用地下线敷设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此时,高速铁路地下线带来的环境振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高速铁路地下线工程样本数量较少,目前对其振源特性、传播规律、影响因素、控制方法等理论和实测研究均不足,实际中尚无可靠的预测和控制方法指导环评、设计和施工。高速铁路的车辆、线路、轨道、隧道等工程技术标准和普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差别较大,地下线环境振动特性也明显区别于普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环境振动预测和控制方法无法直接采用。出于控制环境振动的保守考虑,近几年建设的高速铁路地下线设计速度不高,如京张高铁地下线城区段设计速度为120km/h,京广高铁石家庄段、广深港高铁福田段和香港段、济青高铁青岛城区段等设计速度为200km/h,严重影响到了高速铁路的运营效率。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预测及控制方法。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问题,综合运用轮轨耦合动力学理论、振动传播理论,利用现场试验、数值仿真及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产生机理、传播规律、影响因素、控制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本文研究内容和成果具体如下:(1)研究建立了可精准反映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振级水平、频谱特征,环境振动随速度快速变化特征和传播规律的高速铁路车辆-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空间耦合环境振动精细化理论模型。论文研究综合了多体动力学、有限元法、轮轨相互作用关系及结构动力学等理论方法,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实现了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的时域和频域仿真分析。模型能够表征列车、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等细部结构影响,可系统考虑车-轨-隧-土-建筑物的耦合作用,在系统性、精细化、全面性及可应用性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能够可靠的表征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振级水平,振动在时域和频域的分布特性。(2)选取高速铁路地下线典型测试区段,研究开展了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系统性试验,验证了环境振动精细化理论模型。论文研究设计了环境振动关键传播途径系统测试方案,有针对性的选取高速铁路典型测试区段(莞惠城际、佛肇城际、广深港高铁等地下线)进行环境振动现场测试。通过对隧道内、地表及邻近建筑的现场实车动态同步测试,得到了高速铁路诱发环境振动在振源(钢轨-轨道板-隧道壁)、传播途径(土体)、受振体(邻近建筑)等各个部位的分布及传播规律。并基于实测数据,对所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3)基于传递链损失方法,研究了振源、振动传播途径和受振体的关键影响参数,建立了适用于高速铁路地下线的环境振动经验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高速铁路车辆-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空间耦合动力精细化理论模型和地下线环境振动系统试验数据,深入分析了车辆类型、轨道类型、隧道类型、土层参数、线路埋深及距离、建筑结构型式等各类关键因素对环境振动产生、传播及衰减的影响规律。在归纳分析理论计算结果及系统试验成果基础上,基于传递链损失方法,提出了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经验预测公式。(4)提出了高速铁路地下线不同设计速度条件下环境振动规划设计控制方法,优化轨道、隧道结构参数的振源控制方法及设置隔振桩的传播途径控制方法。提出了高速铁路地下线环境振动控制的原则,研究了不同设计速度下的线路规划控制方法,研究了采用改变轨道和隧道结构参数的振源控制方法和设置隔振桩的传播途径控制方法。
其他文献
化学链重整(Chemical Looping Reforming,CLR)工艺的核心是载氧体(Oxygen Carrier,OC),其颗粒结构及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其在化学链重整中的反应性能,一直是化学链重整技术研究的焦点。铁基载氧体由于不易积碳,储量大,价格低廉,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工业化的载氧体。然而,在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铁离子会不断地从本体向颗粒表面迁移,并在颗粒表面富集导致铁基载氧体的烧结,影
我国钢铁产量占全球57.80%,年消耗铁精矿原料近10.54亿吨。但我国铁矿石资源品位低、禀赋差,国内铁精矿产量远不能满足钢铁生产需求,对外依存度高于80%。因此,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铁矿对保障我国基础钢铁产业基础原料稳定供应和将我国丰富的铁矿石储量转变为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已探明的铁矿石资源中,褐铁矿、菱铁矿和沉积型赤铁矿等常规物理选矿方法(重选、磁选、浮选等)难以有效选别的复杂难选铁矿石约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是实现微藻大规模培养的关键设备,其可精确控制微藻的培养条件(温度、光强、pH和营养成分)和纯度,实现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在微藻的培养过程中,反应器表面会被微藻及其胞外分泌物附着形成生物污损,使反应器的透光率下降,导致培养环境的恶化和微藻产量的降低。本文针对光生物反应器表面的生物污损问题,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光反应性的疏水聚合物,继而通过紫外光将疏水性聚合物接枝到反应器表面,最终制备出的
煤气化技术是高效环保利用煤炭资源的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气化炉为激冷式煤气化炉。洗涤冷却室是激冷式煤气化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化室中的高温合成气进行降温和洗涤。洗涤冷却室中复杂的多相流动研究对于合成气的洗涤与分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 CFD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洗涤冷却室鼓泡区域的气液两相流展开研究,研究了不同封闭模型对于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且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于洗涤冷却室进
银行业务是创造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金融业发达的国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银行体系的规模对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积极影响。这项研究探讨了主要银行对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的影响。目的是了解该行业对尼日利亚经济的影响,以及该行业如何通过其主要中介目标为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使用管线性回归分析的普通最小二乘(OLS)估计方法;银行以向客户提供商品为代表,银行的总资产和客户的总存款为代表,经济增长以GDP衡量
俄罗斯是中国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国家。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俄两国的一个合作共识。在此背景下,分析俄罗斯的绿色经济表现,厘清俄罗斯对绿色经济的认知,梳理俄罗斯政府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政策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俄绿色经济合作的潜力和空间,有助于提高中俄务实合作的质量,促进两国实现绿色转型。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环境质量和人类福祉领域发展良好,绿色能源发展落后。俄罗斯经济增长乏力
学位
在地铁建设发展迅猛的同时建筑受临近地铁线路振动及其结构噪声影响也愈显突出。排桩是地铁振动控制有效措施之一,对场地土环境振动的隔振机理、效果及设计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对建筑楼板振动和室内结构噪声的的控制效果研究鲜见报道。以某地铁车辆段地面线周边在建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地铁列车通过引起的场地土地表面及建筑楼板振动响应进行测试分析,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排桩对建筑楼板振动及室内二次结
针对采矿活动导致的矿业城市景观格局整体结构破坏的问题,以鸡西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采用RS与GIS技术,结合2005、2010和2015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源,研究该城市不同时期矿业城市的景观结构特征、分布特征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2005—2015年间,受采矿活动的影响,城市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异质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景观格局破碎化、异质化程度及边缘效应在低地势区域变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