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机体免疫功能检测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y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前言卵巢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总是伴随机体免疫水平的变化,且患者治疗前的机体免疫水平与卵巢癌预后相关。因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计数能够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鉴于卵巢癌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将通过分析卵巢癌患者手术和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的变化,探讨手术和化疗对卵巢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2.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共纳入109例,其中恶性肿瘤82例,良性及交界性肿瘤27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年龄、FIGO分期、病理学诊断、组织学分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均在沟通获得同意后于治疗前、手术后3-7天、新辅助化疗2-4次后三周抽取空腹血标本送机体免疫功能检测。收集所有检测数据,利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总淋巴细胞、总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抑制/杀伤T淋巴细胞、双阳性T细胞、B淋巴细胞的绝对值较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患者均有显著下降(p<0.01);初治患者在治疗前的机体免疫水平与患者年龄和疾病分期相关;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一周内,机体免疫功能整体下降明显(p<0.01),但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一周内的机体免疫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结束后无明显差别;新辅助化疗后3周,患者的总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增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等标志着细胞免疫的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但与卵巢良性和交界性肿瘤患者相比,机体免疫水平仍低;暂未发现术前机体免疫功能与手术结局间存在相关性。4.结论(1)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较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患者均有显著下降;(2)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的机体免疫功能受年龄、肿瘤分期影响;(3)在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一周内会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的明显下降;(4)新辅助化疗结束3周后患者细胞免疫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5)暂未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机体免疫功能与其手术结局间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出现血管损伤及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避免或降低血管损伤及术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的4281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部位、巨大疝/阴囊疝、凝血功能、术前抗栓治疗、复发疝、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因素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对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分析发生血管损伤的原因。
目的研究发现放疗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但放疗分割方式会影响联合治疗疗效,125I粒子植入(radioactive particle implantation,RPI)是一种近距离超分割放疗,其对肿瘤免疫内环境的影响及联合抗PD-1治疗的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125I RPI联合抗PD-1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FLAG方案(D-FLAG)挽救性治疗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0例初次诱导失败以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使用D-FLAG方案化疗后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及生存期,评估D-FLAG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0例患者经过1疗程的D-FLAG方案化疗后,60%(6/10)的患
心力衰竭发生心脏结构重构的同时会发生心脏电重构,心力衰竭电重构促进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等事件发生。部分临床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心室电重构,降低HFrE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部分临床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有关;也有临床研究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心房电重构,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通过改善心力衰竭时病理性电重构和离子通道表达水平影响心脏电重构,具体机制
考证是文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孔子即已讲“无征不信”,清代乾嘉学派运用它取得了空前的学术成就。但古人是将其运用于经史研究,以这一方法运用于戏曲者,始自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出,使向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真正跻身于现代学术大厦之中。王氏在全面梳理古剧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元杂剧的方方面面,或受材料与精力所限,在论述元杂剧家生平事迹时,依据的主要材料仅钟嗣成《录鬼簿》。真正以元曲家生平作为研究对象,全力
目的双联抗血小板(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治疗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但同时增加了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上消化道出血
背景:慢性偏头痛(CM)是四大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也被列为最常见的慢性每日头痛(CDH)疾病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头痛的频繁发作,且发作持续时间为每个月大于15天。偏头痛患者占全球人口的1-2%。长期病痛和剧烈头痛发作的结果是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CM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不清楚。当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神经源性炎症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也被称为中枢致敏,这是CM的主要机制。研究表明,
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价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s,AVG)的远期通畅情况为上肢血管资源耗竭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临床选择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我院血管外科通路中心新建下肢AVG患者的基线资料、基础疾病特征、围术期并发症,计算6月、12月、24月的初级通畅、辅助初级通畅、次级通畅率。根据通畅率情况绘制患者累积通畅率Kaplan-Meie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抑郁状态、心脑血管事件(cardio-cerebral vascular events,CVE)的发生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可影响MHD患者发生CVE的危险因素。希望为今后MHD患者CVE的防治措施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5
目的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非高密度与高密度的比(Non-HDL-C/HDL-C)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筛选576例从2017至201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的T2DM患者,其中373例男性,203例女性,平均年龄(59±11.8)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年限、DM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DM的合并症、降糖药情况、静脉血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