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实验证明PDI胞外激活TRPV1通道的致痛作用及治疗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l_di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通过催化内质网二硫键的形成、断裂和重排以及伴侣蛋白的活性来介导蛋白质折叠,在维持细胞内稳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除了在内质网中起到关键作用,PDI也存在于细胞外。已有证据表明PDI可以被分泌或运输到细胞表面,参与调控各种重要的生理过程。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在慢性炎性疼痛时DRG神经元可以分泌PDI活性蛋白,通过胞外C617/C622/C635激活TRPV1通道,从而引起痛觉过敏。本论文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证明PDI蛋白胞外激活TRPV1通道的致痛作用及治疗意义。第一部分DRG组织敲除PDI对小鼠基础热痛行为的影响目的:分析DRG组织敲除PDI对小鼠基础热痛反应行为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热辐射、热板、甩尾法测定热痛阈值,来观察DRG局部敲除PDI对小鼠基础热痛值的影响。结果:我们使用热辐射、热板、甩尾三种热痛阈值检测法分别检测了SNS-Cre::PDIfl/fl小鼠与PDIfl/fl小鼠的生理性热痛阈值,发现在DRG局部敲除PDI的小鼠对热辐射以及不同温度的热板和热水刺激的反应阈值没有显著改变。结论:敲除DRG神经元中的PDI并不影响小鼠的基础热痛行为。第二部分TRPV1-KO小鼠DRG神经元表达TRPV1胞外半胱氨酸突变体对PDI所致疼痛的反应目的:通过在体实验证明PDI调节TRPV1通道的作用位点,及其对PDI所致疼痛的反应。方法:首先构建鼠源的TRPV1野生型腺相关病毒,以及三个胞外区的半胱氨酸突变位点C617A/C622A/C635A的TRPV1突变体病毒。用仅携带EGFP的腺相关病毒作为对照。将腺相关病毒注射到TRPV1-KO小鼠的L3和L4 DRG中。在病毒注射4-6周后,提出完整的小鼠的L3和L4 DRG,做免疫荧光染色来观察病毒表达情况,同时做全细胞膜片钳来观察TRPV1通道的功能表达情况。接下来,进行急性疼痛行为测试,观察TRPV1在DRG中的功能恢复是否会使小鼠对辣椒素和h PDI产生舔脚等痛觉行为反应。结果:在病毒注射4-6周后,提出完整的小鼠的L3和L4 DRG,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可以观察到EGFP的荧光和TRPV1抗体染色的共标,验证了TRPV1和TRPV1突变体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结果表明,受TRPV1或TRPV1突变病毒影响的DRG神经元产生了辣椒素诱导的电流,在受对照病毒影响的DRG神经元中没有电流。在急性疼痛行为测试中,辣椒素(20μM,25μl,注射在后爪)在过表达TRPV1或TRPV1突变体的TRPV1-KO小鼠中都诱发了强烈的痛觉行为,与注射对照病毒的小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注射h PDI(100μM,25μl,注射在后爪)时,在过表达TRPV1突变体的TRPV1-KO小鼠中没有观察到明显超过注射对照病毒小鼠的痛觉行为,而在过表达野生型TRPV1的小鼠中产生了明显的痛觉行为。结论:1.突变胞外半胱氨酸残基并不影响TRPV1蛋白在DRG神经元上的功能性表达。2.PDI可以通过胞外半胱氨酸残基激活TRPV1蛋白诱导小鼠的疼痛反应。第三部分PDI抑制剂对小鼠慢性疼痛行为的治疗作用目的:探究PDI抑制剂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首先在野生型小鼠脚掌注射CFA制造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或进行坐骨神经结扎手术诱导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在CFA注射或CCI手术后的第5天和第11天,向小鼠的后爪注射PDI抑制剂,同时进行对照注射,在注射后5小时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Hargreaves热痛测试和Von Frey机械痛测试)。结果:与对照相比,在CFA和CCI模型中,RL90和PACMA-31在注射的两个时间点(第5天和第11天)均显著延迟对热刺激的撤退潜伏期。此外,注射两种PDI抑制剂当日热刺激的撤退潜伏期明显大于注射前日和注射后日。然而,RL90和PACMA-31均仅在第5天或第11天中的一个注射日缓解了CFA模型中的机械性痛觉过敏。接下来,用缺乏催化活性的PDI突变体PDIoooo作PDI的竞争性拮抗剂,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预先注射PDIoooo可显著减轻CFA和CCI模型第5天的热痛过敏。并且,PDI的天然抑制剂Rutin也可显著减轻CFA和CCI模型第5天的热痛过敏。结论:在CFA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和CCI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抑制PDI蛋白可以缓解小鼠的慢性疼痛行为。
其他文献
报纸
自噬是真核生物对细胞内物质进行降解,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和稳态平衡的重要过程。酵母作为自噬研究的经典模式生物,从酵母到高等真核生物,自噬所需的大部分机制都是高度保守的。因此,研究酵母自噬对进一步了解高等真核生物中自噬的分子机制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酵母自噬过程、分子机制、相关基因和酵母自噬对细胞衰老及外源蛋白表达中发挥的调控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酵母自噬提供参考和思路。
期刊
目的: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uman renal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HRGECs)及人肾小球足细胞(human glomerular podocytes,HPCs)为研究对象,探讨糖尿病肾病时HRGECs外泌体源性mi R-486-5p对HPCs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
学位
目的:肾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过程的重要途径,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胶原增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此过程的确切机制至今仍未彻底阐明。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关键的翻译后修饰过程,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降解泛素相关蛋白质所必需的。目前
学位
目的: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足细胞结构或功能异常在LN发病尤其是蛋白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无论是泛素化酶还是去泛素化酶均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去泛素化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6(ubiquitin specific pro tease,USP46)m RN
学位
衰老是一种复杂而又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之间出现了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将对蛋白质、脂质、核酸造成氧化损伤,最终引起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减退、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等。所以,针对氧化应激在衰老中的参与,抗氧化是延缓衰老的一种有效手段。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促炎介质前列腺素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它诱导的神经炎症与衰老和年龄相关的神经
学位
报纸
背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RSV不仅感染婴幼儿,免疫缺陷患者和老年人也是易感人群,目前临床上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上世纪60年代初研制的福尔马林灭活RSV疫苗(FI-RSV+铝佐剂)在婴幼儿中进行了临床试验,当RSV感染时,接种者不仅未被保护,反而引起了更严重的呼吸道炎症疾
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多基因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渐进性认知功能下降,病理变化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的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突触可塑性障碍等。研究发现老年男性雄激素水平的下降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有可能增加AD的患病风险,给予雄激素补充治疗后,可显著改善老年男性和AD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是雄激素与AD风险
学位
目的:线粒体是机体能量代谢的动力工厂,高耗能器官如骨骼肌、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视网膜和肝脏等易受线粒体功能的影响[5,6]。由于线粒体几乎不含对自身进行修复的监控系统,因此易发mt DNA突变[4],导致线粒体功能缺陷或障碍,引起线粒体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衰老和卵巢功能减退等[8]。本课题组具备线粒体功能障碍模型鼠Fus1 KO鼠使用权,因此,研究线粒体功能障碍模型鼠Fus1 KO鼠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