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汁及粪便中AFP、DCP、CEA、CA125、CA153、CA199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癌症,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被广泛用于HCC的诊断及监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胃癌、胰腺癌等其他肿瘤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上述肿瘤标志物在HCC病人除血清外其他组织中是否更具有诊断价值,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胆汁和粪便中AFP、DCP、CEA、CA125、CA153和CA199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同时借助Illumina Mi Seq新一代测序技术,对肿瘤标志物与HCC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265名患者,HCC患者225例(病例组),胆囊炎患者40例(对照组),其中血清标本265份,胆汁标本118份,粪便标本166份。HCC和胆囊炎的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准。胆汁和粪便上清中各肿瘤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以约登指数的最大值为依据,血清中各生物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以我院检验科标准为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力,另用Illumina Mi Seq测序技术检测本研究中HCC患者的粪便中的16sr RNA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HCC疾病进程中发生高频改变的肠道菌属,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103例同时拥有血清和胆汁标本的肝细胞癌病例中的37例血清AFP阴性病例中,胆汁AFP阳性的病例有5例(13.9%),20例血清DCP阴性的病例中,胆汁DCP阳性的病例有1例(5%)。在265份血清标本中,CEA、CA125、CA153、CA199、AFP、DCP及AFP+DCP联合检测的HC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1、0.506、0.628、0.604、0.898、0.904和0.961。在118份胆汁标本中,CEA、CA125、CA153、CA199、AFP、DCP及AFP+DCP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371、0.211、0.596、0.622、0.859、0.526、0.871。在166份粪便标本中,CEA、CA125、CA153、CA199、AFP、DCP的AUC分别为0.431、0.297、0.522、0.575、0.568、0.402。单指标分析显示血清DCP的诊断效果最优(灵敏度78.2%,特异度90.9%,AUC0.904,P<0.001),血清AFP与胆汁AFP的诊断效果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分析显示血清的DCP与胆汁的AFP联合检测的AUC最高(AUC 0.965,P<0.001),血清的AFP与血清DC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最高,为90.7%,特异性为97%。亚组分析显示,在血清AFP阴性组,血清DCP可以弥补的诊断效力为75.3%(58/77例),胆汁AFP弥补的诊断效力为13.9%(5/36例);在血清DCP阴性组,血清AFP可以弥补的诊断效力为61.2%(30/49例),胆汁AFP弥补的诊断效力为55%(11/20例)。血清AFP对BCLC 0期、CNLC Ia期及≤2cm的肝癌诊断价值优于血清DCP,在>10cm的巨大肝癌中及处于CNLC Ib、III+IV期、BCLC C+D期或多发的HCC时,胆汁AFP的诊断效果优于血清AFP。肿瘤标志物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患者的血AFP、DCP和胆汁AFP水平与Lachnoclostridium、Faecalibacterium、Clostridium等某些能抑制HCC发展的产丁酸盐菌属丰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AFP、DCP和胆汁AFP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HCC的检测效率,血清AFP对早期HCC患者的诊断效果优于血清DCP,此外,在某些特定场景,比如病人胆石症术后携带T管或ENBD术后携带鼻胆管,或因急性胆囊炎行PTGBD手术者,在临床上怀疑为HCC的,可以考虑收集胆汁样本进行AFP检测,有助于提高HCC的诊断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和验证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以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免疫组化分子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间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抗原(mesothelial cell,MC)的表达情况。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
学位
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是青年人非创伤性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关于MS的致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项研究均表明氧化应激是MS发病机制的关键。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消旋-3-正丁基苯酞(NBP)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从而减轻Cuprizone模型髓鞘脱失和轴突损伤。本研究通过探索NBP
学位
目的:探讨基于CT(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比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评估根治术后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个性化短期复发风险。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外科根治术治疗、病理证实为ESCC患者共126例(训练组84例,验证组42例)。收集患
学位
期刊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测量左房功能和容积相关变化,结合实验室指标(肌酐、尿酸)评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病情的进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4例未行透析治疗的CKD患者(其中CKD1-2期27例、CKD3期18例、CKD4期17例、CKD5期22例)及1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收集本次研究所有对象临床资料、常规超声资料、脱机分析二维斑点追踪相关资料。结果:(1)临床相关指标
学位
期刊
目的:探讨以弥漫性肺泡出血症(diffuse alveolar hemorrahge,DAH)为唯一首发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病例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DAH为唯一首发表现,但此后出现其他临床表现和/或检查异常,并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的临床特征。纳入相关文献报道的符合上述特征的DAH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病例资料:病例1,女,起病年龄5岁6月
学位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但就理论研究而言,相关研究呈现“实践先行而认知迟滞”的现象,研究的实践效度和普遍化指向常常受到质疑。究其原因,该课题涉及教育资源的公共配置,然而教育政策指导下的教育行动边界不能等同理论分析边界;伴随信息技术的革新,研究容易陷入“追新逐热”式的表面思考而忽视“研究问题是什么”,很难从更上层、更稳定的
期刊
目的通过对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确诊为HBV-GN的21例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1例HBV-GN患儿男13例(62%),女8例(
学位
目的:侧脑室脑膜瘤是颅内脑膜瘤中的一种,因肿瘤生长缓慢,在脑室内生长代偿空间大,其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一般肿瘤体积巨大或影响神经功能后才被发现,同时肿瘤位置深,毗邻重要神经功能结构,因此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巨大的挑战。本研究主要总结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分析手术不同入路的优缺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因素,旨在探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20年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