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guaidaoki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政治思想是否含蕴伦理诉求,换言之,马克思是否具有政治伦理思想,有着怎样的政治伦理思想,不仅关系到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方法,在当今吁求公平正义的社会背景下,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与指导力;在实践层面则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操作。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政治伦理概念,其政治观点与政治主张中却内涵有丰富的伦理诉求与价值关怀,因之具有确实的政治伦理思想。伦理追求不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显性话语,却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价值涵蕴。正是这种伦理追求与价值涵蕴,赋予马克思政治思想于人文气质,是马克思政治思想走进现代政治生活的思维基质。对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敞显,不仅是完整理解马克思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也是回应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期盼与挑战的现实需要。本题选定的价值与目的正契合于此。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是从现实的阶级的人出发,以正义政治制度为手段,追求一种相对合理、公平的政治关系,以实现政治生活状态下人的解放的最大化。同时,马克思认为,政治以阶级、国家为前提,而阶级、国家对于个体的人具有利益代表的虚幻性,因而成为人的自由发展的掣肘。因此,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使公共权力失去政治性质。基于此,马克思以共产主义为最终追求,实现了对政治伦理价值的超越。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曾指出:“如果人们希望研究一种从来不曾被它的创始人所系统地阐明过的世界观的诞生,……首先必须重现这位思想家的思想发展进程”。这一主张与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极其符合。据此,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历程是本文的开篇,这是从纵向角度对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梳理。设定本章的主旨是为了凸显各时期的思想内容,为随后从体系上把握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提供思想史依据,因此,思想时期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贯穿于马克思政治思想的精神主线是强烈的人文关怀与伦理追求,其最终目的是求得人类的彻底解放。在唯心主义时期,马克思从理性出发,追求世界秩序的合理化。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框架,包括出发点、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具体体现。在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认识到唯心主义理性的苍白无力,开始寻求更加有力的科学论证。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就国家伦理、人的本质、人类解放思想进行了阐述。在唯物主义时期,通过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终于找寻到了道德应然的必然论证,从而为自己的理想追求确证了科学理据。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历史地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对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共产主义的伦理价值。对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是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出发点,也是对政治关系的价值判断以及政治制度正义追求的基本前提与主体依据。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现实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政治社会即表现为阶级主体的存在形式。马克思对处于剥削阶级国家中的绝大多数的被统治阶级给予了深切的道德同情与道义支持。基于时代,马克思着重关怀的政治主体是无产阶级。马克思不仅对无产阶级所处的“社会最下层”地位进行了揭示,对无产阶级“丧失人性外观”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描述,同时对无产阶级最终的历史命运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对无产阶级解放进行了理论武装与实践指导。不仅如此,马克思着眼于全人类,以人类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追求,并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必然关联。对政治关系的价值判断是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政治制度正义安排的理论基础与社会条件。马克思非常重视关系的分析,重视关系中体现出的事物本质以及伦理内涵。在对政治关系的分析中,马克思表现出强烈的道义判断与伦理追求。马克思认为: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创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私有制下个人与社会处于极端对立之中,因而是不道德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的解放的客观环境。马克思对古代社会二者的重合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泯灭以及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活的二重性进行了批判,并论证了国家复归于社会的应然追求。马克思认为: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权力关系是不合理的,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政治权力关系具有正当性;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政治权力关系是不道德的,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政治权力关系具有相对的道德合理性;从根本上说,政治权力关系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要实现人类真正彻底的合理与公正,必须使公共权力失去政治性质。政治权利也内含着与他人、与国家的关系,其实现形式主要有自由、平等、民主。自由、平等、民主具有历史性,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真正实现。政治制度的正义追求是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以及政治关系价值追求的现实路径与实现手段。政治制度是政治社会中政治主体交往的产物。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对以往思想家抽象正义的批判中,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正义虚伪性的揭露中,马克思论述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正义思想。在马克思看来,政治制度的正义诉求体现在促进人的解放与生产力发展两方面。由此出发,马克思认为封建政治制度使人“不成其为人”,同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与历史的进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既有对人的解放与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也有对人的解放与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人的解放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方面显现出较旧制度更大程度的正义性,但其正义性仍然是历史的、有局限性的。在政治制度中,人们必然要受到国家、阶级等“虚幻共同体”的制约,因而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解放。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力极大提高,自然分工被消灭;阶级、国家不存在了,政治制度失去阶级压迫性质而成为真正正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评析是全文总结,包括对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特色的分析、时代性的把握以及研究意义的揭示。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独特的思想特色。阶级斗争、国家统治、夺取政权、暴力革命等政治论述是其显性话语,丰富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追求含蕴其间;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不仅是基于现实的价值判断与应然分析的结果,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确定不移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主题是求得人类解放,实现手段是制度变革,制度伦理是其思想的内容侧重。“思想不能邂逅历史”。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是特定时代的思想意识,自然具有时代的局限。这种局限主要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而言。同时,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又生发于资本主义社会,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就有其价值和意义,这又表现为其思想的时代超越性,这种超越性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而言。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认为:所以向马克思求教,是因为我们不能回避他。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作为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价值维度,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发掘和探究,有助于客观全面地理解把握马克思思想的精神实质与价值追求,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从而增强其运用于现实的理论弹性与指导能力。同时,马克思的思想宝库能持续地为现实提供鲜活的思想资源。马克思的每一政治伦理观点都可以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之成为指导现实生活的理论源泉。限于篇幅与结构,本文从对“以人为本”的实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具体制度安排三方面,分析了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职业信念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系统,其形成机制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互相作用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坚定的职业信念,以应对时代的挑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一种较常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可触及的紫癜为主要诊断标准。以胃肠道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
目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以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进行性沉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尚无理
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一个人看来是成功的东西,而另一个人看来却是失败呢?成功到底是物质的体现,还是精神的追求呢?或者干脆两者都不是?有人鄙薄物质的
期刊
近些年地震频发,作为交通咽喉的桥梁结构如何保持良好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大量地震灾害研究资料表明,桥台在地震作用下由于土压力过大而破坏,进而引起桥梁倒塌丧失交通作用
城市居住社区(Urban residential community)的研完对我国目前的规划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中西方城市比较研究。阐述了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类型、内质及演变方向。
当服务器端面临突发性且数量巨大的瞬时客户端请求时,传统线程池暴露了诸多弊端。通过改进传统线程池,对多线程采取了更好的同步并发控制策略。通过实验对比,改进后的线程池
居民社区参与是当前社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对于居民社区参与的意涵到底是什么,是社会控制体制在社区这一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延伸,还是公民社会与公民自治的发轫,不同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地增长,2008年GDP总额跻身到世界第三。然而,职工工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相匹配,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职工工资增长的
《秋颂》作为颂诗,表现了与传统颁诗完全不同的特点,它既不是委身于崇高而对崇高所发出的赞叹,也不是委身于神而对神的心灵顿悟,这是一种另类的崇高。一般来说,济慈的颂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