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网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与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与装置容量的不断突破,近年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直流电网备受关注,被认为是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技术。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是联接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输电线路、构造直流电网的核心设备。现有MMC型DC/DC拓扑必须在桥臂中注入交流电压,存在开关器件数目多、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以及滤波电感和变压器磁性元件笨重问题。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文从容性能量转移DC/DC变换器(Capacitive energy transfer DC/DC converter,CETDC)拓扑基本结构与换流方法出发,归纳CETDC拓扑演化与组合方法,并将CETDC拓扑拓展至伪双极直流输电、直流潮流控制等典型直流电网应用中,并针对CETDC拓扑结构及其应用场景设计控制方法。本文参考经典低压Buck-Boost变换器的能量转移过程,将基于子模块的储能桥臂作为能量缓冲元件,通过基于器件串联的换流阀切换子模块中储能电容的充、放电状态,实现容性能量的转移。在此基础上提出CETDC拓扑的基本结构,并揭示其换流原理、功率调控原理以及能量平衡原理。提出由晶闸管和二极管组成换流阀、由半桥子模块构建储能桥臂的CETDC拓扑,并从换流波形、晶闸管的可靠关断、零电压开通以及du/dt限制等方面,设计了晶闸管/二极管换流阀的换流过程与换流控制方法。所提拓扑及控制方法均得到了仿真和实验的验证。通过与传统MMC型DC/DC拓扑对比分析,证明了CETDC在成本、效率以及体积重量方面的优势。根据CETDC拓扑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分别归纳了储能桥臂与换流阀的构造约束,演化了Buck-Boost、Buck和Boost三种类型CETDC拓扑,并进一步得到适用于功率单向传输的拓扑。在此基础上,将功率单向传输的Buck-Boost型和Boost型拓扑进行组合,通过机械开关的切换,提出了具备功率双向传输能力的CETDC拓扑,其换流阀可仅采用低成本、低损耗的二极管。利用储能桥臂对电压、电流的控制能力,设计了功率反转时机械开关的切换控制方法,为机械开关创造零电压零电流(Zero-voltage zero-current,ZVZC)的切换条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及控制方法,并证明了组合式拓扑中二极管换流阀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将CETDC拓扑的应用范围扩展至伪双极直流输电,提出储能桥臂的极间复用方法。在满足储能桥臂构造约束的前提下,引入新的储能桥臂连接方式,将储能桥臂两端分别连接至低压侧正、负极,实现储能桥臂的极间复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伪双极CETDC拓扑,可省去两相电路元件。储能桥臂极间复用会导致储能桥臂的充、放电功率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调整充、放电时间的储能桥臂极间复用能量平衡方法。在换流阀切换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储能桥臂电压,实现了换流阀的ZVZCS。设计了伪双极CETDC换流波形及运行控制方法,通过相间交错90°的运行方式保证拓扑输入、输出电流的连续。所提拓扑及控制方法均得到了仿真和实验的验证。通过与传统CETDC对比分析,证明了伪双极CETDC在成本、效率以及体积重量方面的优势。本文进一步将CETDC应用于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首先分析线路电流与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端口电压的关系,揭示了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对线路电流的调控原理。为了保证任意电流方向工况下的电流控制能力,储能桥臂采用全桥子模块,换流阀采用双向晶闸管,构造了基于CET原理的线间潮流控制器拓扑。由于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仅能改变两条线路电流的分配比例,为此提出了端口电压差共模分解控制方法,其中差模分量用于调控线路电流,共模分量用于实现储能桥臂的能量平衡,两者互不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CET线间潮流控制器拓扑及控制方法,并与传统的模块化线间潮流控制器拓扑进行对比,证明其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为未来直流电网的直流潮流控制提供了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调剂自动化进展,为开展中药饮片药房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回顾中药饮片药房自动化的实践进展,梳理当下多种中药饮片调剂自动化模式,探讨其应用优势和发展方向。结果与结论:中药饮片调剂自动化的发展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当下中药饮片形式多样,由此也发展出多种中药饮片药房自动化的模式。饮片调剂与煎药中心相结合是目前业内方兴未艾的新业态,将来或可成为中药饮片药房自动化的主流模式。配方颗粒虽然
期刊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兼具高度模块化、易拓展性、功率器件电压应力低等诸多优势,在中高压大功率场合,尤其是无功补偿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以半桥子模块型MMC为对象,为保障其正常工况下的高性能控制及故障工况下的持续运行,针对其解耦控制、大信号稳定控制、故障诊断和容错运行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首先,针对MMC交流控制回路和环
学位
为了克服众多新兴物联网应用中,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传输量和网络连接数量与有限的带宽资源之间的矛盾,提出新型多址接入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日益匮乏的频谱资源的效率,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非正交多址接入机制(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在频谱效率、系统容量、接入密度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另外,协作通信可以有效削弱信道的衰落效应,改善通信可靠性。带
学位
随着低轨高分辨率商业卫星的发展与普及,视频卫星已经成为重要的实时对地观测方式之一,并在自然灾害监测及基础设施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然而,与航空遥感视频相比,卫星视频不仅存在运动目标相较背景区分度低的缺点,还面临运动目标所占像素数有限甚至缺少纹理信息的问题。因此,亟需研究卫星视频图像复原方法,以提高卫星视频的视觉感知度,增强数据的可靠性,进而降低目标检测跟踪及高层语义理解任务的难度。视频分类任务
学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开关磁阻电机以结构简单可靠、无稀土材料、过载能力强、转速范围宽以及性价比高等众多优点引起新能源汽车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密度低且高频铁心损耗严重,为了提高开关磁阻电机的功率密度,采用低损耗铁心材料的高速开关磁阻电机符合未来新能源车用电机的设计理念。为此,本文将低损耗的非晶合金材料应用于高速开关磁阻电机中,充分发挥非晶合金电磁方面
学位
载波技术作为物理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下一代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近年来,多种多样的载波技术层出不穷,匹配不同的应用场景。本文拟针对三种典型载波技术分别研究信号统计特性相匹配的分集技术,并根据分集信号结构分别选择与之适配的信号处理工具。传统分集技术依靠额外的物理层资源开销,依赖时间、频率、空间等维度提升系统性能,它们为系统带来性能增益的同时也制约了分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扩展统计独立
学位
运动平台HFSWR(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不仅包含固定平台HFSWR的大部分功能,还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同时也扩展了HFSWR的探测范围,可以完成指定海域的探测任务,在海洋维权、海警执法、海态监测等方面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运动平台HFSWR在进行目标探测时,由于平台的运动,回波中能量较强的一阶海杂波频谱将会展宽,从而湮没低径向速度的
学位
在实际系统中,如电子电路、机械系统、车辆和飞行器、通信网络、生物系统等,系统模态会发生随机跳变的现象,这通常是由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参数或结构突变导致的。作为一种描述跳变系统的重要模型,半Markov跳变系统因转移概率依赖于过去跳变序列,即具有“记忆性”,而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半Markov跳变系统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多种实际系统,如多总线系统、奖励系统、机电系统、生态系统等。对于线性半Markov跳变系
学位
半球谐振陀螺是建立在哥式效应原理上的典型高精度振动陀螺。纯固态力平衡半球谐振陀螺天然具备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等优点,已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半球谐振子振动性能不断提高,兼具大动态范围和高可靠性特点的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的性能日益攀升。由于同等精度条件下,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在体积、功耗、成本及可靠性方面显著优于其它类型陀螺,受到了陆、海、空、天等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平板电极式速率积
学位
电磁继电器作为最基础的自动控制元件,应用遍及航空航天、信息通讯、电力能源等众多领域。电磁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触点回跳、金属熔桥和电弧放电等现象,由此引发的触点熔焊失效已成为制约电磁继电器电寿命与可靠性提高的关键。电磁继电器触点熔焊问题涉及材料物理性能退化、电弧侵蚀和机械动作等行为的相互作用,物理现象复杂多变。迄今为止,触点材料熔焊特性的相关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还不深入,还无法明确电磁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