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已成为我国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防治的高危人群。掌握MSM人群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疫情特征以及影响其HIV感染的高危因素是防控艾滋病的重要环节。现阶段MSM人群寻找同性性伴途径正随着科技发展由传统的通过固定场所寻找性伴转变为通过互联网,尤其是通过手机端同性交友软件方式寻找性伴。手机同性交友软件在为MSM人群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社交途径的同时,增加了用户接触更多陌生性伴的机会,因此也带来了潜在增加HI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感染的机会。现阶段国内外缺乏针对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MSM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且有限的相关调查均局限为横断面研究,缺乏对该人群HIV相关高危行为及HIV新发感染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难以明确手机同性交友软件使用行为对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影响效果,也限制了卫生部门与时俱进针对我国使用手机交友软件寻找性伴MSM人群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及制定相关的防控策略。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1.在基线横断面调查基础上掌握沈阳市使用及不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MSM人群社会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分析手机同性交友软件使用对MSM人群HIV感染相关高危行为的影响作用,综合评价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对沈阳市MSM人群HIV感染的影响作用。2.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沈阳市高危MSM人群的HIV新发感染率,明确手机同性交友软件使用等高危行为对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的影响作用。 方法: 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艾滋病研究所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通过滚雪球和同伴推动抽样(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 RDS)方法招募年满18周岁、自报近半年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且感染情况未知的MSM人群。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获得MSM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高危性行为信息、手机同性交友软件使用情况,同时留取血液样本进行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以及2型生殖器疱疹(HSV-2)抗体检测。随后,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进一步招募HIV抗体和Pooled-PCR检测阴性的MSM参加前瞻性随访,建立开放式MSM研究队列。对建立的MSM队列开展每三个月一次的前瞻性随访调查,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定期收集随访对象每次参加随访前三个月的HIV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及手机同性交友软件使用情况等信息。每次随访均留存调查对象血液样本进行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以及HSV-2检测。使用Epidata3.2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基线横断面调查阶段,通过卡方检验获得使用及不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的MSM人群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手机软件使用行为对高危性行为的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人口学特征及高危性行为特征与研究对象基线HIV感染事件的统计学关联性;前瞻性队列研究阶段,以MSM研究对象在随访过程中发生HIV抗体阳转为主要结局事件,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行为以及其他高危性行为对MSM调查对象HIV新发感染事件的影响作用。以双侧P<0.05为统计分析时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基线横断面调查阶段:基线调查阶段共招募了755名MSM参与本研究,其中通过手机同性交友软件寻找性伴者的使用比例为61.5%(464/755)。经卡方检验显示,调查对象中手机同性交友软件使用者相较于非使用者有以下特征: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单身比例更高,学生比例更高,首次性行为年龄更低,既往检测过HIV比例更高,使用过新型毒品比例更高,近三个月偶然性伴数更多等特征。调查对象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的中位时间为12个月,四分位数间距为4-30个月;近三个月42.5%(197/464)的手机同性交友软件使用者通过手机软件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48.5%(225/464)的用户每天至少登录一次手机同性交友软件;56.0%(260/464)的用户允许软件推送消息(可以接收到交友信息);29.1%(135/464)使用两种及以上的同性交友软件;使用比例最高的同性交友软件为“Blued”,使用率为87.7%(407/464)。在校正了年龄,户籍,民族,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婚姻状况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同性性行为中为被插入方(vs.同性性行为中为插入方,AOR=3.07,95%CI=1.30-7.27,P=0.011),近三个月与固定性伴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vs.未发生,AOR=2.02,95%CI=1.05-3.90,P=0.035),近三个月与偶然性伴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vs.未发生,AOR=2.27,95%CI=1.11-4.65,P=0.025)以及感染梅毒螺旋体(vs.未感染,AOR=3.63,95%CI=1.73-7.61,P=0.001)是手机同性交友软件用户感染HIV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允许软件推送消息,累计使用同性交友软件时长超过2年,每天使用同性交友软件是导致手机同性交友软件用户存在多同性偶然性伴(大于等于5个)的促进因素。 2.前瞻性队列研究阶段:在排除了基线HIV阳性的调查对象后,共有461人(61.5%)参与了至少一次前瞻性随访调查,合计贡献了334.6人年。随访过程中共有19名MSM发生HIV血清阳转,总HIV发病密度为5.7/100人年(人年)。参加随访者中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的MSM调查对象为264人,合计贡献187.3人年,共发生16例HIV血清阳转,HIV发病密度8.5/100人年,参加随访这中未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的MSM调查对象197人,合计贡献147.3人年,共发生3例HIV血清阳转,HIV发病密度为2.0/100人年。在校正了年龄,户籍,民族,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婚姻状况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vs.不使用,AHR=3.70,95%CI=1.05-13.09,P=0.042),是MSM研究对象HIV新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近三个月使用过新型毒品(vs.未使用,AHR=2.62,95%CI=1.01-6.89,P=0.048)、近三个月与偶然同性性伴发生过无保护肛交行为(vs.未发生,AHR=3.22,95%CI=1.24-8.36,P=0.016),及近三个月发生过多人性行为(vs.未发生,AHR=4.84,95%CI=1.56-14.95,P=0.006)也是沈阳市MSM人群发生HIV新发感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沈阳MSM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单一同性交友软件使用行为和多同性交友软件使用行为。 2.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MSM人群存在多种HIV感染高危因素,长时间高频率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显著增加了MSM存在5个及以上偶然同性性伴的风险。 3.使用手机同性交友软件寻找性伴的MSM比通过其他途径寻找性伴的MSM具有显著更高的HIV新发感染率。 4.沈阳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复杂,还包含了使用新型毒品行为、与偶然性伴发生过无保护肛交行为和发生过多人性行为等,建议卫生部门利用同性交友软件平台对MSM人群以上可增加HIV新发感染的高危行为开展重点干预,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