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精英循环机制与社会稳定之关系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以及随之而来的剧烈的社会变迁,所导致的社会结构的变动,正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精英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工具随其解释力的增强而又逐渐为人们所关注。自帕累托以降,精英理论特别是帕累托对精英理论的精辟论述,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解释社会变动的工具。然而,如果我们再以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出发把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看成简单的精英循环,那不仅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是显得幼稚和可笑了。我们在一开始就讨论这一问题,正说明并不单单就指针对社会精英的循环而言,因为社会的流动性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这种流动并不是轻易能够观察出来,而且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像迁徙这般简单就能做到。   我们知道,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的变动,而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的固定与否是与社会整体的开放还是封闭直接联系的,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的变动不仅愈来愈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而且愈来愈建立在个人能力和素质甚至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之上。   但是,精英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的精英,不管是个体精英还是精英团体,都不可能抛开现有的体制的影响而纯粹创造和生活于一种新的制度。同时,精英总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结构中,尽管这种社会结构是高度不流动的稳定结构,也不可避免有精英的存在。因此,本文的研究核心,与其说是精英循环的问题,毋宁说是精英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由此,我想到,在上述要素中,精英在其中处于什么样一个位置?精英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从精英的流动中能看到什么?这是本文导言所关注的问题。   社会变迁本身是个相关因素合力的结果,但人的因素总使得社会变迁会受到一定的控制。   一般来讲,不管是内部的精英循环还是外部的精英循环,社会制度相对而言是延续的。在一种社会形态中,制度总是在延续中慢慢由精英创导而发生变革。但是,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尽管社会制度相对稳定,但并不说明社会不在改变,相反,精英的循环给社会的变迁创造了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先驱。精英作为知识、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构造者、阐释者和传播者,每每在社会变革的启动阶段,精英总是活跃在变革的前沿。他们常常怀有理想主义的情怀,思考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对于现实社会采取批判态度。这个特点导致精英较之其它社会阶层具有激进倾向。这种激进倾向一方面使他们成为社会现实的批判者、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先驱,但同时精英常常占据话语权,成为事实上的统治阶层,往往反对社会颠覆性的变革。这样,精英也就常常成为社会动荡的母胎与催化剂。这事实上有可能就是千百年来思想家们都在思考的这样一些问题:精英同社会制度的关系如何?他们的价值标准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这是本文第一章所要讨论的问题。   作为精英存在的社会基础,我们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社会本身肯定存在阶级级差,这种级差的存在突显了精英存在的可能。但问题是精英和大众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或者说促使精英流动的差别是什么呢?他们的流动途径是什么?第二章我们以中国传统社会为例,着重解释上述诸问题,并探寻精英循环的路径与模式,包括内外循环之间的方式以及他们的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在本文的第三章,我们把视角转向近代中国社会,从历史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几个关键时期的精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在社会政治剧烈动荡的风云中登上历史舞台的社会集团中,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常常是前期统治阶级功能的继承者,并且成为新的社会型态的创建过程中举足轻重的集团;他们在推动变革的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他们究竟在什么程度上被当作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的产物,或更加强大的利益的代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索。   基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通过历史面向当今中国社会,在第四章我们探讨了在知识社会条件下的精英循环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经济精英之间的配置和互换。资本如何在三者之间流动、转换,如何形成总体性资本?由此而来的是精英生产和再生产方式的变化是什么?   社会流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平或平等的功能。一个社会要想进步,就必须具有某种途径,使出身低微而才智过人者能够替代那些出身高贵而才疏学浅者。封闭社会缺乏这样的选择余地,从而极大地浪费人力资源。   时代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协调与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所处的转型时期也是充满矛盾。多元的社会可以调节矛盾、疏导不满,而无法消除它们。当今社会的矛盾与不满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原因在于现代人的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的欲求的多样性。而调节与疏导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它们在理性的框架内表达出来。   在我国目前,就像在历史的所有时期一样,流动与稳定是个重大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也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  
其他文献
我们党历来提倡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报告。这既是一项组织要求,也是一项政治要求。领导干部动笔具备特有的优势。在工作中,领导干部掌握着全局,既领会中央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和
结群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热点,在未来学科理论的发展中,其研究热度将会只增不减。在讨论和总结学者关于结群理论研究之后,本文在丰富民族志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宗族研究范
族群认同主要有根基性和工具性两种主导因素。根基性主要基于历史记忆,尤其是“祖源记忆”是影响族群认同和族群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工具性是指在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驱使下,族群
北京城市学院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民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新模式。结合校情,选准主题。
历史时期的西北是封建统治者治理边疆的重点。明清时期为加强对河湟少数民族管理,封建中央政府在此安置一大批的故元后裔,并袭元制,设土官,辖一方。久而久之形成西北历史上几
“南方素崇火德”。查阅《湖南通志》的记载:“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湖南各府、州、县建有专门祭祀火神的庙宇上百座。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庙宇早已不复存在了。而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月2日,2010年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 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pi
本文基于笔者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一个苗族村寨——石头寨的田野调查,以当地最富特色且最为隆重的民间节日“跳场”为研究对象。通过“跳场”中各种仪式的展演,尤其是立于“国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边缘地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顺应城市化潮流的过程中化不利为有利,对它们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城市边缘地带聚居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患者苯巴比妥规范治疗及管理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惊厥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苯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