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徐体异”对北宋花鸟画风之影响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代以来,“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分别体现出富丽丰满与野逸清秀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宋初“黄体”应和宫廷审美的需要而独放异彩,使得院墙内外的花鸟画家为获得认可纷纷起而效之,注重物象的精研与色彩的表达。北宋中期以后,伴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等思潮的沛起,徐熙画派为变革因循守旧之院风发挥了巨大作用,并逐步与文人画思潮合流,展现出淡雅清逸重精神传达的水墨淡彩之风。北宋花鸟画在技法表达与抒情写意方面各有千秋,这不是“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任何一派绘画风格单独发展的成果,而是在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之下,画家运用主观能动性融合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念并符合其心性形成了自我抒情表意的绘画语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相互论证分析等方法,以“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为基本出发点来分析在二者作用下北宋花鸟画风格的演变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画家的艺术思想与绘画风格来探究两种审美取向相互作用的表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对“黄徐体异”所处的不同地域审美风尚、二者的身份差异等史料进行分析,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来探究“黄徐体异”的成因。结合图式与相关史料具体分析“黄徐体异”的绘画风格。以图式分析并结合画论阐释“黄徐体异”在北宋时期的延革状况及具体表现技艺。通过作品图像及相关史料,对“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两种审美取向相互作用下的创作观念与笔墨语言进行总结,并简述其对于后世花鸟画的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中国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宏伟的实践成果,不同时期的作品在绘画理念与制作技法的呈现方式上既有一定的传承,又显示出面貌各异的演变痕迹。人物画中的“人”是刻画的主要对象,也是历代画家描绘的重要主题,而人的肌肤作为人物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物画无法避开的画面组成要素。所以关于传统人物画的肌肤研究对于深层次和全方位理解人物画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将不同时期表现肌肤的画面进行对比,清楚地看到在造型、线条、
学位
文章从沈周慈乌、鸲鹆题材出发,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搜集相关文献、图例等资料,对比分析其笔墨表现方式,进而说明沈周在明代水墨禽鸟画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依据沈周两种题材的作品本身,说明沈周的一些艺术思想以及其在水墨禽鸟画上的一些表现规律。首先,对两种题材的笔墨表现方式的渊源进行简要分析,进而与沈周在该题材上的画法进行一定的对比;其次,以沈周相关作品为中心,分析沈周在两种题材作品中存在的笔墨共性,并对
学位
山西高平铁佛寺彩塑造像作为中国传统造像的经典之作,保留了大量美术学中可供研究的造型语言。铁佛寺释迦莲华须弥座是铁佛寺彩塑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技法特征,还是审美意趣上与美术学、宗教美术等艺术学科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须弥座外形结构的塑造手法,纹饰的表现方式,都能在美术学中找到相同的造型语言。本文通过对山西高平铁佛寺实地考察,针对铁佛寺彩塑须弥座的造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地测量绘制铁佛寺彩塑
学位
本文针对天祝县岔口驿马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岔口驿马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通过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为岔口驿马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课徒稿是中国画的发展传承的重要文本载体。此文旨在论述“课徒稿”类画迹的源流和发展脉络,对存世“课徒稿”类画迹有全新的认识。在综合运用艺术史、图像考据学、文献学的基础上,摒弃图像解释学主观臆测的滥用,辅之以作者学习中国画的实践经验加以论证。韩滉《五牛图》从文献和画面构图来看似乎并没有特殊含义,而画面中五头牛分别从各个角度绘出,更近似于课徒稿的画法。黄筌《写生珍禽图》有作者“付子居宝习”的题跋。马远《
学位
北宋时期,“尚意”书风盛行,其中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家著称当时,被后人尊称为“宋四家”。黄庭坚是四家中特别富有创造性的一位,其长枪大戟、纵横欹侧的书风独树一帜,不仅雍容当朝,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重韵恶俗、篆隶为本的书学观念更是独具慧眼,成为后世书家争相模仿的对象。清代书坛繁荣而纷杂,在书法史上极具转折意义。黄庭坚书法在清之前一直存在于帖学视角下,产生的影响多以书家们取法其书法特征为
学位
文章从隶书印的源流、隶书印的创作、隶书印的局限性与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重点以及创新点在于解决隶书印创作的相关问题。首先,文章结合史料对隶书印的源流进行了梳理;其次,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图像分析、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字法、章法、刀法等技法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进而归纳出隶书印的基本表现方法及审美取向;再次,总结出隶书印的创作模式,并通过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隶书印创作的要点是在尊重篆刻艺术
学位
目的 探究军事训练跟腱损伤人员的高频肌骨超声灰度表现及其在跟腱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中心第904医院接诊的参与军事训练后跟腱损伤患者106例,男性90例,女性16例;年龄18~39岁,平均25.1岁。均经手术证实为单侧跟腱损伤。分析高频肌骨超声(美国GE公司Logiq E9型)平扫检查浅表骨骼肌肉组织与手术诊断跟腱断裂的一致性,并比较
期刊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中国画的通感。国画作品给观者带来的通感并不鲜见,除了感官相通之外,其中还包括心灵对作品产生感应的“心觉”体验。本文首先通过“探寻触发通感的因素”和“结合实例的方法”探讨赏味中国画所触发的通感,包括视觉与触觉、视觉与嗅觉、视觉与味觉、视觉与听觉的四种通感类型,其中前三点较少有学者提及。然后,从“经验记忆的影响”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两方面解释欣赏中国画时通感过程中“心觉”的由来。最终简
学位
与有唐一代相比,以苏、黄、米为代表的北宋书家在书法上追求一种“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更为天真自由、和谐烂漫的境界,这种风气也被后世称为“尚意”书风,影响深远。到了元代,这种“尚意”书风随着复古主义的风靡显得较为黯淡,后人提及元代书法史,往往更关注于“复古主义”的影响,对于宋人书法在元代各阶段的接受情况和发展上的研究则略显不足。实际上,宋人书风从初期的被“贬低”,到中期被书家重新审视,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