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主体性研究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受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导致研究结论也存在许多差异。而且在理论哲学的影响下,译者并没有走出“观念世界”,之后虽然有的学者开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进行相关研究,但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概念存在一些片面理解,甚至误解,导致相关研究存在一些瑕疵,比如对主体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一些非人的因素成为翻译主体的所指,并认为翻译中的一些现象是这些非人的因素影响的结果;而对主体性内涵的理解存在的偏差,常常导致片面的理解译者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时候,有时缺乏对译者具体实践的考察,致使研究仍然停留在研究观念中的译者及其主体性。 因此,为了澄清翻译主体研究中存在的各种误解、深化翻译主体性研究,首先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观,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深刻理解。之后将它们运用到研究中,从而确立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作为唯一翻译主体,分清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作用与影响。而对译者主体性辩证内涵的研究也能以此为基础,得到更深入的探讨,让译者彻底走出“观念世界”。 译者的翻译实践是这项研究的关键。译者的翻译实践是译者作为主体能动的社会、历史活动,改造着客观世界。首先,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人特有的能动性,包括认识能动性和实践能动性。译者的实践为译者提供认识的基础,促进译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发展,同时,在译者认识的发展帮助译者更好的进行翻译实践。其次,译者也体现出受动性,既受到周围客观事物的制约,又受到自身内在矛盾所制约。译者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必然受到来自社会、客观世界的制约,而且译者也受自身内在矛盾的制约,比如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最后,翻译实践中,译者在这些限制中能动的理解原文、认识客观世界,并翻译出译文、改变了客观世界,揭示出现译者主体性是译者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辩证内涵。 为深化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以杨宪益夫妇翻译《红楼梦》的实践活动为案例,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辩证内涵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研究过程中注重杨宪益夫妇进行翻译实践时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以此为出发点,在此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分析译者能动性和受动性的体现,并证实杨宪益夫妇在其翻译实践中体现出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关系。因此,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其翻译实践基础上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