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上游主要水文要素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自然气候的长期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必然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粮食安全、极端气候事件、冰冻圈、水循环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最为显著的潜在影响是,它将会改变了全球和区域的水循环、河流系统以及径流的变化幅度。水是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稳定的限制因子。而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极为脆弱,因而对气候变化则较为敏感。面对气候变化的事实,作为对气候变化影响较为直接的利益相关群体,科学评价当前并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各个自然环境要素及人类社会的响应,进而能够适时调整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基于气象水文观测资料、CMIP5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再分析资料等数据,利用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统计降尺度模型,水文模型等手段分析了当前和未来平均和极端气候影响下的水文响应,主要结论如下:  (1)黑河上游气温和潜在蒸发,径流和降水的趋势和突变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特征,但气温和潜在蒸发对径流的影响存在时间超前和滞后效应。春季径流和夏季降水的增加对研究区1979年后径流的增加贡献较大。气温、降水和潜在蒸发对径流的影响在1970s末期之后显著加强。径流与降水的变化较为同步,1960-2008年两者间存在显著的8年变化周期。1990s之后,潜在蒸发对径流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径流主要受2年之前的潜在蒸发影响,潜在蒸发和径流的变化周期为6年,1990s之后两者的变化周期为4年。径流对降水较潜在蒸发更为敏感。1980-2008年间,气候变化导致的径流变化占到总径流变化的56.59%。  (2)研究区极端降水呈现显著增加的总趋势,极强降水和强降水增加速率较大,降水强度也在增大;1960-2011年极端降水呈现明显的波动增加趋势,并且1980s后期极端降水较1980s之前显著增加。日最低温和日最高温的高值和低值都呈现增大趋势;极端气温在夏、秋和冬季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冬季极端高温指数每十年的变化速率比其他季节都高;极端气温显著增加年主要集中在1990s之后。1980s后期东亚夏季风减弱和西太平洋副高增强是黑河上游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的主要原因。另外,南方涛动指数、多元ENSO指数和北方涛动指数也对极端气温增加有一定的影响。  (3) SDSM能够很好的模拟年和月降水和气温的基本趋势,对气温的模拟精度远高于降水,并对降水的模拟普遍略有偏低。降尺度的GCM模拟的月气温和降水与观测值间误差较小并且有很高的相关度,能够反映月气温和降水概率分布的整体特征;模式对月气温和降水均值的模拟值均偏低;模式虽然均能够反映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但对趋势量级模拟值偏低,而对于降水趋势和量级的模拟各模式模拟结果并不一致。几乎所有季节未来气温均较历史时期增高,不同情景下冬季平均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秋季最高温平均百分比变化高于年和其他季节。黑河上游21世纪的近期和中期秋季降水相较于历史实验模拟结果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但夏季降水在近期、中期和末期均存在减少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冬季降水在本世纪末期相较于历史实验减少百分比大于20%。  (4)基于分位数图的偏差校正方法对于调整降水高值发生的月份的模拟值偏低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善,同时通过对气温的偏差校正,使得模拟与观测的气温均值基本吻合。21世纪近期RCP45情境下,CDD和CWD都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PRCPTOT、R10和SDII波动特征最为明显,均表现为在2024年前后达到研究时段的最低值。RCP85情景下,2016-2035年前期,大多数极端降水指数在增加,而后期则减少。21世纪近期,RCP45和RCP85情境下,四个季节最高温与最低温间的差值增大,因为气温将更加极端。  (5) RCP45情境下年平均径流变化波动性较强,并且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而RCP85情境下,年平均径流则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从未来年平均径流均值来看,年平均径流较历史时期在减少。不同情境下,2016-2035年间,潜在蒸发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各情境下,潜在蒸发较历史时期增加百分比大于5%。同时,几乎每一月的潜在蒸发均较历史时期有所增加。21世纪近期,黑河上游径流存在微弱减少趋势,而潜在蒸发增加趋势明显。因而未来20年,研究区水资源短缺形势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将会更加严峻。
其他文献
大气水汽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实时监测在全球变化和水循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最新发展的激光光谱技术(PICARRO-L1102i),借助我国南极科考平台,完成了38°N-69°S海表大气水
近年来,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问题愈来愈受关注,为了更好的体现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区域性气候变化的响应和碳水交换、能量收支的重要性。本研究以荒漠河岸胡杨林生态系统为研
在天镇县马市口到河北省涞源县马驿的“马走线”晋煤外运通道上,有一个马头关收费站。站长是优秀共产党员、省公路局和大同公路分局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于瑾。大同公路分局党
学位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先后采取一系列行动来减缓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生效,标志着全球为减缓气候变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京都议定书
学位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进一步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对景观格局指数有效性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指数的尺度效应、指数之
Nodes in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 are prone to failure due to energy depletion and poor environment,which coul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normal o
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m以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高寒草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对外力作用响应敏感性特点,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影响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严
作为全球最大碳权供应方的中国,碳汇基金是一项新颖而诱人的融资方式,更是一个刚刚开启的“金矿”。然而《京都议定书》只是约定2012年之前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此后有无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论断,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每个党员都要自觉地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三个代表”是对新时期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