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抑价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是指股票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即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格低于其真实价值(通常指上市首日的市场交易价格),导致首次公开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收益率。风险投资又被称为“小企业孵化器”,通常投资于创新性、高科技性、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新创企业,推动风险企业在公开市场上市发行(IPO)是风险投资的最高目标,因为公开市场发行(IPO)是风险企业实现退出的最完美的路径。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有激励积极推动企业的IPO进程,这使得风险投资在风险企业的IPO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其支持的风险企业成功实现IPO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国外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过风险投资在企业IPO中的影响作用,并从风险投资对企业IPO起到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险投资的对企业IPO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认证效应”、“筛选监督效应”以及“市场力量效应”三个方面,认为风险投资能降低企业的IPO抑价率,并对企业的经营表现以及上市表现起到积极的作用;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IPO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逐名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两个方面,认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率会高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并且其经营业绩也会低于后者。“市场力量效应”则否定了“验证效应假说”,为“筛选监督效应假说”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随着风险投资行业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板以及创业板市场的相继推出,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更加完善,国内学者对风险资本在企业IPO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做出了很多的实证研究。但是,由于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研究成果并不丰富,且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总的说来,在不同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对其支持的公司IPO的影响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些研究得出的结论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应用中小企业板以及深圳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人针对市场的某个行业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TMT,是电信、媒体和科技(Telecommunication, Media, Technology)三个单词的整合,TMT产业是指“以互联网等媒体为基础,将高科技和通信等行业连接起来的新兴产业,又被称为数字新媒体产业”。由于TMT行业已经成为了风险投资机构集中的投资目标,更是占据了创业板市场的重大份额,TMT行业在风险投资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选择针对风险投资对创业板TMT企业IPO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选取截止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126家TMT行业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有风险投资支持的(VC)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以及在IPO时的表现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Non-VC)企业进行对比,再将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以及在IPO时的表现与低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企业进行对比,以将国外的几种相关理论模型在中国创业板市场进行验证,检验了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的这个新兴资本市场的TMT行业。如果“筛选监督效应”适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则有风险资本支持的(VC)企业的经营业绩应该优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Non-VC)企业;如果“认证效应”要适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则有风险资本支持的(VC)企业IPO时的市盈率、市净率应该高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Non-VC)企业,前者的IPO抑价度应该低于后者;如果风险投资能在企业IPO时发挥作用,有效的抑制IPO现象,则有风险资本支持的(VC)企业IPO抑价效应应该较小;而要验证是否存在“逐名”效应,则可以对比高声誉和低声誉的两组风险投资支持的TMT企业IPO时的表现。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以及创业板市场IPO情况,引出本文选题目的、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首先简述国内外IPO抑价理论研究现状,分别回顾了以信息为导向的研究理论:赢者诅咒假说、信号假说以及委托代理假说;以制度为导向的研究理论:避免诉讼假说、价格支持假说、内部股锁定假说以及所有权分散假说;以行为金融为导向的研究理论:从众效应假说(也称流行效应假说)以及投机—泡沫假说。随后概述国外对“风险投资对IPO影响效应”问题的研究现状,回顾了“认证效应假说”、“筛选监督效应假说”、“逆向选择效应假说”、“逐名效应假说”以及“市场力量效应假说”。最后概述国内关于风险投资对IPO抑价影响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概述:首先概述风险投资的定义、特点、运作机制以及近年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概况;然后简要阐述我国创业板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历程;最后简要概述TMT行业的定义以及发展现状。第四部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影响的理论分析:本章在理论上从积极效应以及消极效应两方面来阐述分析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第五部分实证研究:选取样本并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对比分析有风险投资支持的TMT企业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TMT企业的差异,对比高声誉风险投资与低声誉风险投资对TMT企业的影响差异,逐步验证风险投资的相关理论。.第六部分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的不足:总结理论研究以及实证结果,得出适用于我国市场的结论,然后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TMT产业的研究情况,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总结本文研究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与创业板TMT产业的关系非常紧密。风险投资是我国TMT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我国大部分在创业板上市的TMT企业都有风险投资支持,风险投资支持的TMT企业为我国创业板补充新鲜血液,为创业板培育出很多高质量的拟上市公司,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易品种,反之,创业板市场又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创造了条件,鼓励更多的资金流向风险投资,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风险投资行业以及高科技、新兴的TMT产业的蓬勃发展。(2)从风险投资机构与TMT企业的整体关系来看,我国创业板TMT产业的实证研究结果不支持积极的“筛选监督效应”假说,更多的呈现出了消极的“逆向选择”作用。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的TMT项目时,“筛选效应”并没能在我国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身上得到很好的发挥,“监督效应”也没能在我国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后续管理指导中体现出来,风险投资机构没有尽职扮演“积极的投资人”角色,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增值服务。(3)从我国风险投资业内部来看,由于我国风险投资行业起步较晚,不同的风险投资机构表现差异巨大,经验丰富的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能比低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好的发挥其“筛选效应”以及“认证效应”,选择高质量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对风险企业IPO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为风险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附加增值服务。文章的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对于风险投资机构,应该加强对风险企业的事前尽职调查,鼓励风险投资机构走精细的专业化的路线,同时应该转变策略,在投资领域精耕细作,更多的扮演“积极的投资人”角色,在投资后管理环节,提高增值服务水平。(2)对于TMT产业的中小企业,应该综合考量风险投资机构的各方面因素,选择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合作。(3)对于政府等监管部门,一是要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以及建立更加严格的企业认证机制,减少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构的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风险投资机构的评级体系,帮助风险企业甄别优秀的风险投资机构;三是进一步推动包括“新三板”在内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为风险投资的推出提供更完善的多层次渠道,促进风险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样本容量以及样本数据跨度有限,本文没有就风险投资支持对TMT企业IPO后的长期经营绩效以及股价长期表现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样本容量的增多,可以对风险企业按照发行规模进行配对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创业板上市企业IPO后市场表现与风险投资的关系作用。当可选取的样本数据足够充裕时,可以按照产权性质、持股比例、投资时间等因素将风险投资机构分组,用OLS的方法对以上分组标准进行线性回归,进一步探讨风险机构的不同特点不同背景对风险企业IPO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