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西三方对南京大屠杀前后事态之观感冲突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u54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中日西三方历史资料我们发现,其对“南京大屠杀”前后事态之观感存在很多冲突,尤其是引起当时乃至后世最大争议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三方之间观感差异共同构成那段历史的不同面相,也深刻影响了后人的认识与思考。“南京大屠杀”事件至今仍存在的诸多争议,无疑与它发生之时中日西三方的意见冲突和态度差异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梳理中日西三方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其冲突集中在“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前中日之间的空战、陆战、南京的陷落及之后日军占领下的南京事态:日本的飞机轰炸究竟是不是“无差别”轰炸,有没有就中立国的权益给予有效保障;日本发动“南京攻略战”是不是一种无奈与必然选择,中日西三方此时的关注点有何差异;南京陷落在中日西三方看来具有怎样的不同意义;陷落之后的南京是不是很快恢复了和平与秩序。中日西三方从不同的身份和视角,表达了对同一事态的不同观感和认知。当时占据日本舆论主导地位之四份报刊——《东京日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东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不仅描绘了日本视野中的南京陷落前后事态,而且深刻影响着日本国民对那段历史的认识与思考。通过比勘三方资料,梳理其关注焦点的差异及认识冲突,有助于我们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前后的历史面貌,尤其是中日之间强烈的态度反差。在此基础上,对日本新闻报道进行检证,揭示其传播不完整消息和蒙蔽、鼓动受众参与支持战争的行为,寻找被遮蔽的历史面相,证实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存在。据此,反思其鼓动民众参与、支持对华战争的历史责任,进而追究在其背后管制、塑造四份日本报刊内容进而主导舆论风向之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
其他文献
为真正理解科学的意义及其未来前途,必须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虽然这种认识早巳成为业内学者甚至社会的一种共识,但有关科学与社会研究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析框架。本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然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因而要想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需要对传统经济管理方式进行创新。财务管理对经济发展具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初中语文教育阶段中,作文教学是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之一,而对学生最好的语文作文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不断的积累各种的写作素材、积少成多,以此来有效的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情感的载体,没有感情的习作犹如一堆无聊枯燥的苍白语言,毫无生机活力。只有将感情融入文字,才能把枯燥的语言赋予生机和活力,化作一个个灵动的音符,打动人
本文以山西某医院住院楼加层改造工程为例,在满足甲方先加层后加固的改造要求前提下,根据工程自身特点,采用了特有的"8+1+5"加层加固方案。提出了包括检测鉴定、结构构件加固方案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由于邮件数据呈现多维特点,很难准确区分垃圾邮件发送者和正常用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SIGMM)的垃圾邮件识别算法,该算法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移动网络中垃圾邮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