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克洛缓释片Ⅱ处方优化及质量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15950225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孢克洛(cefaclor)是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等症。头孢克洛的吸收与代谢均较快,为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美国Lilly公司研制了头孢克洛缓释片(商品名Ceclor CD),并于1998年在美国上市。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中规定289品种在2018年底需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头孢克洛为289品种之一。扬子江药业2013年取得头孢克洛缓释片II的批文,但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与原研药体外释放曲线不一致,本论文以Ceclor CD为参比制剂,拟对头孢克洛缓释片II的制备处方工艺进行优化,以参比制剂释放度为标准,进行体外释放度相似性评价。第一,本论文以Ceclor CD为供试药剂,采用国家药典中头孢克洛片剂释放度的不同检测方法,确定拟研制缓释剂的主药成分检测方法。按照药典释放度检测标准,由单因素试验确定缓释片的辅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第二,按照药典缓释制剂的指导原则,以头孢克洛原料药为材料,模拟药物在胃、肠的生理环境中的代谢条件,以及取样时间点,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料药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浓度,确定释放介质,建立原料药释放评价体系;利用确定的释放评价体系,以Ceclor CD为参比制剂,进行实验室制备缓释片剂的体外释药曲线的相似性评价;第三,根据缓释片剂的制备与检测技术指标要求,在实验室工艺基础上,对放大生产的预混合和干燥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第四,以3万片/批的规模中试放大生产了三批产品,根据药典规定头孢克洛片项下的检测项目及方法,结合药典中关于缓控释制剂的指导原则,对中试产品进行常规检查及缓释制剂释放度检测分析方法学研究;第五,按照药典指导原则对三批中试放大产品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40±2℃、RH 75±5%和30±2℃、RH 65±5%加速试验6个月,25±2℃,相对湿度为60±10%长期9个月;第六,以10万片/批的商业化规模连续生产三批产品,进行工艺验证。试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结果表明,拟研制缓释剂主药成分的检测方法为第一法中的蓝法;缓释片的骨架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K4M和E5型号;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粘合剂为4%聚维酮K30-无水乙醇溶液;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处方为:头孢克洛/(HPMC)K4M/(HPMC)E5/微晶纤维素/4%聚维酮K30-无水乙醇溶液/硬脂酸镁=75/6/7/10/6/1。2.结果表明,建立的原料药释放评价体系包括,释放介质为:水;0.1mol/L盐酸溶液及p H4.0醋酸盐缓冲液。取样时间点:0.5、1、2、3、4h。在三种释放介质中,差异因子f1分别为7、4和11,均小于15;相似因子f2分别为82、85和87,均大于50;表明两种制剂的体外释药曲线均相似。3.确定了预混采用高速180rpm,10min,干燥参数设置进风温度为45℃,干燥40min。4.结果表明:产品性状、含量(大于99%)、重量差异(小于1.5%)、有关物质(单杂最大0.22%、总杂最大1.1%)均远高于国家法定标准;释放度检测确定了检测波长为267nm处最大吸收、吸收干扰小于2%,线性回归r=0.9999,回收率99.1%,验证了释放度检测方法的准确性。5按照药典指导原则对三批中试放大产品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40±2℃、RH75±5%和30±2℃、RH 65±5%加速试验6个月,性状由类白色变为黄色,含量下降、有关物质上升、释放度有所加快(但仍均符合规定),表明本品对湿热较敏感。25±2℃,相对湿度为60±10%长期9个月,未有异常。确定了内包装材料为:药用包装用铝箔和聚酰胺/铝/聚氯乙烯冷冲压成型固体药用复合硬片组成的双铝包装,规定本品应“遮光,密封,在凉暗干燥处保存”。6.均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确认了处方、工艺、设备、仪器、方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目前产品已进入临床生物等效性研究,产品获批后有望为企业快速开拓市场,初步估计每年可获得近5400万元的收益。本文深入探讨了头孢克洛缓释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对处方优化、质量研究、工艺验证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今后开展缓释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比较先进完整地生产工艺。
其他文献
<正>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以不断化解人地矛盾、有效利用宅基地为主线,以不同阶段发展战略、城乡关系、人地关系、农民诉求演变为推力,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为现实需求,以强制性和诱致性、突变性和渐进性相结合的制度演变,推动宅基地利用格局由固化权利、封闭空间向放活权利、开放空间转变,推动宅基地属性由生活资料单一功能向生活、生产、财产、保障多重功能演变。
期刊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是十字花科芸苔属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橙色(橘红心)大白菜因色泽鲜艳、并含有较高类胡萝卜素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色素物质,由于其结构不同呈现橙色、黄色和红色等颜色。类胡萝卜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有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人体营养和健康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育高胡萝卜素蔬菜及研究类胡萝卜素积累机理有
学位
我国在2015年进行“三块地”改革试点,于2019年试点结束。“三块地”改革出台后,土地顺利盘活,农民增收,激发乡村活力,所以改革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现阶段,“三块地”改革本身存在缺陷,以及改革的三部分内容,即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都呈现出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等方面出发,利用法治化路径解决此类问题。
期刊
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农村的建设用地却不减反增,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为了破解宅基地退出中存在的农民积极性未充分调动、相关的法规程序不完善、需要的补偿资金压力大等困境,文章提出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完善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法规和程序以及构建多元化补偿方式,以期为农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出相应的破局之策。
期刊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番茄斑萎病(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一种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温室及露地均可发生。该病发生时会严重降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抗番茄斑萎病品种选育已经成为番茄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因为地理差异,该病毒种类多,亲缘关系复杂。本研究对陕西杨凌地区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
学位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改革的前提在于精准有效识别宅基地功能的属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和部署。尽管宅基地居住保障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但是在传统农区其性质和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当前传统农区面临宅基地无序扩建、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村庄整体人居环境欠佳、所有权和使用权限不完整等突出问题。其原因在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制约,资源禀赋和宅基地封闭性双重约束,村集体组
期刊
农村宅基地是乡村农民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多功能复合空间,是乡村地区人地系统进行交互的关键。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促使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方式和自身禀性产生历史性转变。农村闲置宅基地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再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成为协调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抓手。如何将闲置宅基地与农房进行有效资产转化,激活乡村振兴要素,促进乡村产业生态位升级转型和农民增收,是目
期刊
在中国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背景下,碳信息披露已成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关键路径。文章以2014—2020年A股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并考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这一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碳排放权交易与碳信息披露质量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上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生成根瘤,从而进行共生固氮,这是生物固氮最主要的形式。根瘤菌在受到植物类黄酮类物质刺激后可产生结瘤因子(NF),NF与豆科植物根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引起根内部钙信号和其他一系列信号的相互传导,从而导致侵染线的形成以及最终形成根瘤。植物根部细胞响应根瘤菌结瘤因子并最终产生根瘤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信号转导通路即为SYM通路。而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也存在此共生信号通路,并且能通过
学位
农村宅基地具有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性质,对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受法律限制农民无法自由流转宅基地,这导致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严重,农户“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宅基地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天津市“宅基地换房”模式、重庆市“地票”模式、四川省成都市“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和彭州市“土地银行”模式、浙江省嘉兴市“两分两换”模式是当前农村宅基地“三权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