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槽谷区多尺度乡村土地利用转型格局、机制与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t2d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力推进,我国乡村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在土地利用转型和乡村人口迁移背景下不断演变。乡村土地利用转型成为乡村转型的重要内容,深化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对乡村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推进乡村振兴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以岩溶槽谷区朗溪槽谷为研究案例,以土地利用转型理论为指导,依据尺度综合研究视角,借助影像解译数据、县域和乡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村域和农户调查数据,从多尺度、长时序探讨岩溶槽谷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驱动机制和效应,并总结岩溶槽谷区土地利用转型模式,为岩溶槽谷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和乡村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构建了多维度-多尺度的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框架。以完整的槽谷地貌单元为研究对象,依据地形梯度和经济梯度差异,基于槽谷-村域-农户三个尺度,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并通过“显性转型-隐性转型-功能转型”指标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转型进行测度。显性转型旨在探讨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转型,隐性转型则基于生产要素土地投入、土地经营方式和土地使用效率的转型,功能转型落脚于三生功能转型和土地利用多功能转型的测度。三个维度相互递进,最终通过土地功能完成土地系统转型调控。(2)槽谷尺度上,近50年来朗溪槽谷区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数量呈现出“规模扩大-规模缩减-规模扩大”的转型过程。转型速度呈现“剧烈-缓慢-剧烈-趋缓”的演变特征。从地形起伏度看,耕地、园地、工矿用地、居民点用地和撂荒地利用转型主要发生在平坦区和微起伏区,林地和草地利用转型主要发生在小起伏区、中起伏区和高起伏区,交通运输用地和裸岩转型在全区域都发生转型。隐性形态显示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利用强度呈逐渐减弱,人均居民点用地呈粗放利用的趋势。经营主体从小农经营向多元主体经营转变。功能形态上土地利用三生功能呈现“先缓慢下降后持续提升”的趋势。显性形态和功能形态转型的突变点出现在2005年,隐性形态转型的突变点出现在2015年。(3)村域尺度上,显性转型呈现出槽坝-多样化产业发展村、槽坝槽坡过渡型-多样化产业发展村以园地转入最为显著,槽坡单一产业发展村以耕地转为林地最为显著,槽顶-易地移民搬迁发展村以林地转入最多。隐性转型呈现出,槽坝村多样化产业发展村、槽坡单一产业村发展村、槽顶易地移民搬迁发展村经营主体依次为纯农型+兼业型+新型经营主体向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经营主体转变。典型村三生功能呈逐渐增加趋势,但增长幅度有所差异,槽坝村-多样化产业发展村增幅最快,槽顶-易地移民搬迁发展村增幅最慢,槽坝槽坡过渡型-多样化产业发展村和槽坡-易地移民搬迁发展村介于二者之间。槽坝-多样化产业发展村功能转型向生产生活功能转型,槽坡单一产业村发展村从生产生活功能向生态生产功能转型,槽顶易地移民搬迁发展村从生产生活功能向生态生产功能转型。显性形态和功能形态转型的突变点出现在2005年,隐性形态转型的突变点出现在2015年,与槽谷尺度一致。(4)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驱动具有多尺度特征。本文从三个尺度讨论引起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从而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原因。从长时序看,土地利用转型是在自然、社会经济、区位条件和政策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过渡到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从行动者网络角度去探讨村域尺度土地利用转型发展机制。内生因素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村委会、产业发展,以及外援动力政府与政策、技术与资金、市场与企业、生态建设,是驱动村域层面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农户层面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因素主要有农户生计状况、农户承包地及其土地质量状况等。(5)多尺度土地利用转型效应及农户响应。本文在槽谷尺度和村域尺度主要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效应、社会经济效应。槽谷尺度和村域尺度生态环境质量在2005年后呈改善趋势。在农户尺度主要探讨了农户生计方式、生计产出和生计空间的响应,表明农户受土地利用转型而造成的生计方式的改变响应最强烈。(6)通过对多尺度土地利用转型分析,揭示岩溶槽谷区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槽谷尺度土地利用转型模式主要有“生产供给+生活服务功能增强型土地利用转型模式”、“生态恢复+生活供给功能增强型土地利用转型模式”、“生态恢复+生产服务功能增强型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村域尺度上主要有槽坝-多样化产业发展村生态经济、生活转向型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槽坡-单一产业发展村生态转向型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和槽顶-易地移民搬迁发展村生产和生态转向型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并根据模式特点提出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路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学习即服务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服务通常需要收集大量用户的敏感数据来更新和完善底层的机器学习模型以提升服务质量.然而,随着人们隐私意识的提高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传统的机器学习即服务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充分保护数据隐私且规避法律风险的前提下,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更新和完善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隐私保护机器学习的
学位
金属3D打印是一种先进制造技术,采用金属粉末如不锈钢钛合金等材料、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通过逐层制造的方式生产出形状复杂的产品,该制造方式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制造周期短、设计与制造无缝集成、个性化定制、以及易于生产出传统工艺难以甚至无法加工的复杂结构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电子、制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然而由于其特定的工艺制造过程,产品仍然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尤其在可重复性以
学位
Nevanlinna理论是复分析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纵览过往,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以Nevanlinna理论中的经典结果和研究思想为基础,研究了线性复微分方程解的增长性和几类复差分方程超越亚纯解的存在性与增长性.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第二章,简要回顾亚纯函数的Nevanlinna理论以及差分值分
学位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时期(ca.635~520 Ma)是地球历史一个重要的演变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相继发生了“埃迪卡拉生物大灭绝”和“寒武纪大爆发”等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对这些事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关于埃迪卡拉生物灭绝原因的解释是,由富含硫化氢的深层海水上涌释放硫化氢使得浅水缺氧,最终导致生物的灭绝。而这一转折时期内,深层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硫化的研究观点却有所不同。因此
学位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高品质景观资源的世界自然遗产,但它同时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保护与开发这对二元矛盾在该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协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加之喀斯特世界遗产缓冲区多分布于偏远乡村,属于乡村振兴的重难点区域,依托遗
学位
为研制一种现场快速筛查施马伦贝格病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本研究通过荧光微球标记抗施马伦贝格病毒(Schmallenberg virus,SB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4D6,以SBV N蛋白的McAb 5D3作为检测线,山羊抗鼠IgG作为质控线,用于检测样品中的SBV。结果显示,该试纸条的敏感性达10 TCID50/mL,且与赤羽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毒、蓝舌病毒、羊口疮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期刊
研究具有特定性质的子群的有限群的结构是有限群研究中的基本课题之一.本文讨论了具有若干广义正规子群的有限群的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局部化的思想,将c-正规子群推广为cp-正规子群,并且将CN-群推广为CNp-群:设H为G的子群.若存在G的包含HG的正规子群T使得G=HT且H∩T/HG为p’-群,则称H为G的cp-正规子群,其中HG为H在G中的核,p为整除群G的阶的一个素数;若群G的每个p-
学位
检验检测机构的宗旨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本文基于县区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状况,分析县区级检验检测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针对性策略,为推动新时期我国县区级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天基簇飞行组网雷达集簇飞行航天器和天基组网雷达优点为一体,具有便于航天器轨道控制和相对位置感知以及高灵敏度、高抗毁性、高可靠性、强反隐身能力等一系列特点。不过,天基组网雷达几何构型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给目标检测性能带来巨大挑战。因此,论文应用随机矩阵理论和方法,开展天基簇飞行组网雷达目标检测研究,重点研究天基簇飞行组网雷达时变、不确定几何构型与目标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解决天基簇飞行组网雷达目标
学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水环境生态质量恶化日益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而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以其特有的高毒性、不可降解性对人类危害最大,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寻求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化发光(ECL)分析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便于小型化等诸多优势,被广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