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魚央)属(鲇形目,钝头鮠科)鱼类分类学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魚央)属(Liobagrus)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钝头鮠科(Amblycipitidae),当前共包含16个物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分布区域,共记录10个物种,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南部独立入海河流及台湾岛大甲溪流域。(魚央)属鱼类分布广泛,因形态高度保守,长期以来对其分类困难且混乱。同时(魚央)属鱼类的种群状况受水利工程建设、人为捕捞、物种入侵等因素的威胁十分严重。在此背景下,对(魚央)属鱼类进行分类厘定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基于采自中国大陆地区的(魚央)属鱼类样本,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厘定,结果如下:一、中国大陆(魚央)属鱼类的形态学研究基于外观及骨骼的可数、可量和外观性状,对(魚央)属鱼类进行了形态学研究,鉴别出用于分类的形态学性状中的稳定特征,包括尾鳍形状、上颌齿带形状、肛门的相对位置、胸鳍刺的相对位置。胸鳍刺后缘的形态、脂鳍与尾鳍连接处的形态、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和体色等性状存在较大变化,不宜单独作为(魚央)属鱼类分类鉴定依据。基于形态学对中国大陆现有(魚央)属鱼类进行了重新描述。探讨了白缘(魚央)、黑尾(魚央)、金氏(魚央)、澄海(魚央)分类地位,认为黑尾(魚央)、金氏(魚央)、澄海(魚央)均可能为白缘(魚央)的晚出异名。二、中国大陆(魚央)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分析基于Cytb基因片段重建了中国大陆(魚央)属鱼类的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魚央)属鱼类分为4个分支,其中分支A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东南部独立入海河;分支B仅分布于长江上游;分支C为中国与韩国共享分支,其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长江上游及淮河中游;分支D仅分布于长江上游。分子系统发育结果还揭示了中国大陆的(魚央)属鱼类物种多样性目前被严重低估,推测至少包含了9个未定名分支,这些未定名分支物种广泛分布于淮河、长江、珠江及我国东南部独立入海河等流域。基于分子数据及走访调查探讨了短刺(魚央)模式产地的可能位置。中国大陆的(魚央)属鱼类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证据可分为3个类群,即胸鳍刺后缘具锯齿的原始类群、胸鳍刺后缘锯齿在生长过程中会退化的过渡类群和胸鳍刺后缘光滑的进化类群。三、中国大陆(魚央)属鱼类三个新种的描述基于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分析结果对3个形态具有显著特征且标本充足的未定名物种进行了描述,分别命名为淮河(魚央)、拟司氏(魚央)和成都(魚央)。
其他文献
采用超细铜管模拟碳酸盐岩地层中微裂缝,开展低速流动实验,分析气体在不同缝高裂缝中的流动状态变化,确定流动状态转换界限及转换区间,建立流动状态转换界限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气体在缝高较大裂缝中的流动形式以理想的哈根-泊肃叶流动为主。由于缝高的减小,气体在裂缝中的流动从以理想光滑缝面的哈根-泊肃叶流动为主向非哈根-泊肃叶流动为主转换,转换的临界点即为流动状态转换界限。裂缝缝高在流动状态转换缝高界限以下继
期刊
本试验选取450尾健康草鱼(721.16±1.98 g),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5.91%、19.39%、22.10%、25.59%、28.53%和31.42%的饲粮60 d,旨在探究饲粮中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生长后期草鱼生产性能、肌肉胶原蛋白合成以及肌纤维生长的影响,并根据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指标确定生长后期草鱼的蛋白质需要量。结果表明:与蛋白质缺乏(饲粮蛋白水平
学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是我国大宗药材之一,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现已广泛用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四川省为丹参道地产区,其所产川丹参一直作为国内外优质道地药材。调研发现,在川丹参栽培过程中,种植户普遍施用芸苔素内酯来提高丹参产量。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丹参产量
学位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也相应受到各种染料、抗生素及致病菌等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不仅干扰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还会导致人及动物的患病。光催化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污染物降解、抑菌、制氢等方面。尽管大多数半导体已经在光催化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单一光催化剂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可见光吸收范围窄、难回收等缺点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因此,为了提高单一半导体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
学位
汞离子(Hg2+)常应用于制造工业以及电器产品中,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高细胞毒性、腐蚀性和致癌性的物质。福美双作为普遍用于防治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病虫害的高效农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研究表明Hg2+含量及农药残留量逐年增加,超出正常范围,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而开发一种快速、灵敏、准确检测Hg2+和福美双的技术尤为重要。比率荧光传感器可通过两个荧光峰的自校准消除背景荧光、样品
学位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检测限低以及线性范围宽等优越的特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领域。然而,大多数ECL往往难以实现对分析物的特异性识别,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引入为分析物的特异性检测提供了良好的策略。但MIPs的电导率极低,导致生成的光电信号较弱,将
学位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 Boehm)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利用部位是地下的根状茎,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和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姜的生产过程中,姜叶常作为废弃物被丢弃,然而研究表明姜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化学成分,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
学位
为了解野生油茶(Oil-tea Camellia)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明确其遗传分化规律及种群的分布格局。本研究重点进行野生油茶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及保存工作,基于SSR分子标记对野生油茶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以其为野生油茶遗传资源的保护、发掘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19~2021年对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浙江、广西省等6个省份共42个调查点的进行的野生油茶(
学位
纳米酶是具有天然酶活性的纳米材料,因其高耐受性和高催化效率,被广泛应用于抑菌、生物医学和污染物检测等诸多领域。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高的氧化还原能力是最常见的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酶,提高纳米材料的氧化还原能力是增加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酶活性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溶液刻蚀法和调控焙烧温度,有效调控纳米酶的氧化还原能力,制备出优异的多酶样纳米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溶液刻蚀法创造性的合成了三层Fe O
学位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世界著名的油果兼用树种。与油茶、椰子和油棕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随着我国油橄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品质需求也日益提高,选育适于我国栽培的高产优质油橄榄良种已成为行业发展所需。而遗传多样性研究对油橄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管理以及高效育种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故本研究以成都引进83个油橄榄品种为试验材料,对44个已结果油橄榄品种的表型数量性状、表型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