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中“麻木”的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excalib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整理归纳古代医家辨治“麻木”的学术源流,发掘其辨识“麻木”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总结古代医家治疗“麻木”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临床诊治“麻木”提供参考。方法:1.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以《中华医典》所收录的古代文献为主要检索范围,以“麻木”、“麻痹”、“不仁”、“顽麻”、“顽厚”、“顽痹”、“不知痛痒”、“痛痒不自知”为检索词,收集了上至秦汉《黄帝内经》,下至清代,涉及“麻木”的古代医籍73部,以此作为研究对象。2.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麻木”进行源流考辨;并对古代医家辨治“麻木”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归类整理。3.因在前期文献整理过程中发现,自金元开始,古代医家将麻木从其它疾病中独立出来进行较为系统的认识,故将上述文献划分为金元以前与金元明清两个时期,分别探求不同时期“麻木”的辨证用药规律和特点。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将上述文献中所载治疗“麻木”的方药建立方剂及药物数据库,从高频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麻木”作为医学术语首次出现于晋代《针灸甲乙经》。晋代以前多以“不仁”作为“麻木”的互辞来表述“麻木”相关症状。与“麻木”相似的术语较多,如“肉苛”、“麻痹”、“顽麻”、“顽痹”、“顽厚”、“不知痛痒”等均表述同类症状。2.“麻木”的病因病机较复杂,有属虚(包括气血虚弱、阳虚、阴虚),属实(六淫侵袭、情志不遂、痰饮留滞、瘀血阻络、邪热壅遏)以及虚实夹杂(内虚风中、肾虚邪中、阳虚寒湿)三个方面。病机关键为不荣或不通以致气血无法正常运达肌表,肌肤失其煦濡。3.通过对古代医家治疗“麻木”方药的统计分析发现:金元以前医家多以祛风湿药及解表药为主,辅以补虚药。药味以辛为主,苦味、甘味药次之。药物归经与心、肝密切。金元明清医家多以补虚药为主,辅以化痰药。药味以辛、甘为主。药物归经与脾、肝密切。两个时期的用药药性均以温热占主导。结论:1.“麻”为肌肤感觉异常,指肌肤蚁走感或触电感或微针乱刺感,“木”指肌肤感觉的缺失。“麻木”涵盖了“肉苛”、“麻痹”、“顽麻”、“顽痹”、“顽厚”、“不知痛瘁"等术语的含义。2.“麻木”的病因不外虚实两端,病机为不荣与不通致麻木。3.“麻木”的治疗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色。金元以前以祛风散寒胜湿为主,辅以补虚。金元明清则以补气养血为主,辅以化痰。古代医家辨析“麻木”以风寒湿痹、气虚邪中、气血虚弱、痰湿留滞为主。4.基于古代医家对“麻木”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系统论述,建议将“麻木”作为一个疾病加以认识。本研究对“麻木”的辨证论治提出如下设想:①气虚失荣证②血虚失养证③阴虚失濡证④阳虚失温证⑤痰饮留滞证⑥瘀血阻络证⑦气机郁结证⑧湿热下注证⑨风寒湿痹证⑩风热蕴毒证。
其他文献
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给我国的生猪生产及猪肉消费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995年以来猪肉月度价格变动及1985到2006年生猪及猪肉年度价格波动的分析,探讨我国猪肉市场价格
新闻报道出镜记者的出现使整个新闻界都发生了巨大的革新。传统的新闻没有出镜记者,新闻的定位是一个诉说者,观众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新闻内容;而新媒体时代出镜记者的出现让
目的测量并统计成人干燥肩胛骨各个结构部位的解剖数据,为设计临床骨折内固定材料提供基础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精确度为0.01mm的游标卡尺,对已知性别的成人男女肩胛骨干燥标
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降低污染、实现建设宜居城市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管带式中冷器以其极大的紧凑性、优良的换热性能,在汽车冷却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在中冷器、散热器热侧、冷空气侧结构
等径角挤压能制备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的超细晶金属材料(晶粒尺寸0.1-1μm)而备受关注,该工艺非常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等通道侧向挤压(Dual Equal Channel Lateral Ext
<正>1治疗慢性肝炎取茵陈500g,加水1500mL,用砂锅煎成500 mL左右的药液,去渣后加入蜂蜜250 g,煎熬成膏状即为茵陈蜜。每天早晚用温开水冲服茵陈蜜1匙。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
论文以巴赫的《b小调弥撒》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音乐技术形态,试图概括该作品的音乐风格,论证以下观点:巴赫的《b小调弥撒》是集文艺复兴音乐风格和巴洛克音乐风格之大成的宗教
以古龙香精为芯材,明胶和柔软剂二硬脂酰胺乙基环氧丙基醋酸铵(ES)为壁材,在搅拌条件下,通过复凝聚方法制备了香精微胶囊。探讨了戊二醛用量、ES与明胶质量比及ES的质量分数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充满了时代气息,古筝乐曲的创作更是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衍生出许多新的作品。本文以筝曲《莲花谣》为例,通过笔者在实际演奏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