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消费与村落社会文化变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一种行为,是一个体系,是一种交换,其中人是主体,物是客体,体现出村落社会网络关系,同时也能表现村落家庭结构和亲属制度。婚姻消费作为农村仪式消费、家庭消费的重要消费内容,是农村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村社会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当下农村中婚姻消费呈现出多量化、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笔者试图从村落婚姻消费文化的研究视角,对村落60年(1950年——2010年)的婚姻习俗变迁,婚姻观念转化,资源交换的功能与符号演变等农村社会文化进行详细论述,分析婚姻消费与村落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解读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于村落社会文化的研究,在80年代以来就有非常多的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林耀华的《江村经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庄孔韶的《银翅》等,不仅对村落社会文化有一定描写,还有对比研究,追踪调查,这使村落研究更富有生气,并且,其研究向着多元化的研究方向发展,这也才有了笔者现今的想法。本文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土家族聚居村落——石龙村为例,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文献搜索等方法,对该村自解放后以来的婚姻消费变迁状况进行研究。主要对社区婚俗礼仪变迁、婚姻观念转变以及“彩礼”与“嫁妆”的交换与演变等多方面进行详细阐释,并分析其文化变迁的原因,阐释婚姻消费与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同时,对农村婚姻消费现状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本研究选取的社区,与县城、各乡镇距离较近,社会变迁较明显,同时,该社区为少数民族土家族的聚居区,具有一定代表性。个案研究就是针对的小地方,而小地方就是大社会的一部分,在我国整体文明的社会中能有一定体现。本项研究选取这样一个急速变化过程中的自然村落,具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有一定的典型性。虽然这一社区并不能代表我国的全貌,但也可以达到“以小见大”、以小地方透视大社会的研究目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Saussure的二元符号观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符号学角度解析信息的概念,提出信息作为符号处于能指与所指、文字和内容、共时性与历时性、
首先梳理了活动理论的起源、基本模型和核心思想,从系统导向和用户导向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不足、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图情领域用户信息行为活动理论研究范式作了
图书情报学在学科一体化的进程中,相互交叉融合,积极借鉴管理科学、社会学、知识管理、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知识。选择国外35种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来源,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研究基于智能制造单元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方法。针对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核心设备——智能制造单元的软硬件结构、智能性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等要求,利用代理软件技术、ASOS和OSG
香港类型电影的演变与更替不仅仅关涉艺术创新,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语境和整个电影产业体系,正是在这些合力之下,香港类型电影才得以更新蜕变,长盛不衰,使得香港有了“东方好
本文通过对田壮壮导演作品相对具象的分析,阐释导演在不同阶段美学风格的流变,进而探讨他作品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他电影的接受问题。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时间和风格维
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中段黄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自60年代以来进行沿海防护林建设,针对不同立地类型采取不同整地造林方法,初步建成海防林体系,产生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本文比较系
十七年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处于特殊的政治环境,新生政权需要电影这门最有效的大众传媒进行政治宣传,以及对民众进行思想整合,所以十七年时期的影片既是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著名史学家,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曾被冠以“史学大师”、“史家第一人”、“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等美誉。布罗代尔
农民流动就业,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转型时期,城市化成为发展的途径和目标,农民工问题成为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制度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