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企业的入驻与村民环境行为的实践逻辑——西部KE市BH村实地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日趋现代化,加上国家层面上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引导,东部地区开始下大力气整治环境,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只能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随着产业转移而来的是污染的转移,其中农村地区更是成为环境污染问题的重灾区。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围绕环境污染问题是如何展开互动的,在互动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环境行为以达到各自的目的,这些都值得进行细致的考察。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庄为调查点,通过对村民日常生活的考察,以及与地方政府和企业互动过程的分析,发现村民在“总体不抗争”的背景下,有着自己的环境行为选择。   本文共分五章。   在第一章绪论中,交代了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内容。   第二章描述了调查地近些年所发生的变化。随着污染企业的入驻,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被卷入其中,村庄的变化反映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层面。通过村庄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形式获取的资料,显示出村(庄)的变化与企业的到来之间存在着确切的联系。   第三章和第四章展现的是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的互动过程。第三章主要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视角,考察其如何让污染企业得以“落户”,并且从话语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构建企业存在的合法性,以应对外部对于环境污染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确实采取了一定的环保措施,然而村民遭受的环境污染问题却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第四章主要以村民的视角,展现村庄内部所面临的分化,以及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所采取的环境行为。村民的环境行为并非必然是对抗性的,也有迎合企业存在的一面。面对经济上的利益,村民的抗争与不抗争都是在既有的社会条件下做出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为总结和反思部分,对于当下农民为何采取现有的环境行为进行思考,对于农民主体性的丧失进行反思。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更为细致和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了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围绕环境污染问题的选择和博弈过程。同时,本研究试图跳出环境维权或者环境抗争的思路,在整个村庄的生态背景中考察村民沉默或者抗争的原因,从生活者的角度理解村民的环境行为选择。村民所做出的选择既表现出无奈的一面,也有理性的成分。
其他文献
“富二代”群体的负面新闻不断的强化这个群体的负面形象,同时也加深了公众对这个群体的误解。在公众和媒体中所见到的报道更多的是“富二代”群体炫富、飙车、无视其他人群的
公司职工权利关系着职工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进步。公司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侵犯职工权利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公司职工权利的侵害事实以
利用雄性不育系杂交种繁殖制种时可以免除人工去雄,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减少生物学混杂,提高种子质量,是实现玉米种子生产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美国在七十年代初,因小斑病T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这是媒体和社会对大学校长们经常性的拷问。我认为,关键还是缺“三大”——大师、大策和大件。  大师是根本。这里说的大师,不仅包括屈指可数的学界泰斗,还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教授。世界一流教授,就是受到国际同行认可和尊敬的教授。具体一点说,就是人家对你做的工作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掏腰包大老远地坐飞机,来参加你办的学术会议;或者愿意买好飞机票请你过去做讲演。如果一个大学里相当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劳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焦点。最近五年内,社会学界围绕该问题在科研立项、论文发表及著作出版方面均有大批量的成果。
服饰不仅是一种社会生活现象,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综合信息的载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年女性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折射出政治、经济、文化、审美消费和价值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农民尤其是新生代贫困农民获得了许多个人发展的权利、机会,有些贫困农民因此实现了脱贫,而有些贫困农民却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延续着自身的贫困传递。本文将以
社会角色是与人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少数民族女性实现社会角色转换不仅有利于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社会角色理论
一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的政策。1977年邓小平复出,10月19日接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对英国的开放大学产生了兴趣。1978年2月3日,邓小平批示“同意”教育部和广播事业局的《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报告》。1979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1998年5月,原国家教委通过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提出了“统筹规划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势如破竹,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金融信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研究认为,作为网民主体的新一代消费主力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