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流转适宜性评价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耕地流转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我国农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了承包土地总面积的30%,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耕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耕地自身的资源条件差异导致土地流转规模不大,流转后效益不好;二是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流转速度和超大规模经营导致部分土地流转后改变用途进行非农建设,严重破坏了耕地流转的规模。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使得我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耕地流转不规范,也影响到农民的收益。因此,基于目前的耕地流转情况,摸清影响耕地流转的各个因素,并探究各个因素对于耕地流转的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农用地定级的思路,利用二调数据和2010年温江区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补充调查其他资料,以自然等指数作为本底值,选取区位因素、耕作便利程度、劳动力资源状况、农地价值和农民意愿五个因素作为修正因素,以此构建起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各个因素权重,通过修正法确定综合指数,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适宜性分区,以耕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域2010年耕地流转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划分出高度适宜流转区、中度适宜流转区、低度适宜流转区以及不适宜流转区四个区域。最后从数量上、空间上和限制性因素方面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了耕地流转情况。以此为决策者提供耕地流转的数据和理论上的支撑条件,从而避免耕地流转的盲目性,促进耕地的有序、健康流转。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数量方面,温江区高度适宜耕地流转的面积是8166.05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8.22%;中度适宜耕地流转的面积是2037.62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4.53%;一般适宜耕地流转的面积是2704.56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9.28%;不适宜耕地流转的面积是1117.39 hm2,占温江区耕地总面积的7.97%。(2)在空间方面,温江区耕地流转在地理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大集聚和小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即高度适宜耕地流转区的分布较为集中在温江区南部地区,而中度适宜耕地流转区、一般适宜耕地流转区和不适宜耕地流转区较为分散,且多分布在温江区北部;而就各乡镇之间和乡镇内部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特征。(3)在流转时序方面,高度适宜耕地流转区和中度适宜耕地流转区应优先安排其耕地流转,而一般适宜耕地流转区应延后安排耕地流转,不适宜耕地流转区应在耕地质量和耕地外在环境得到改善后再有序安排耕地流转。(4)在限制因素方面,一般适宜耕地流转区和不适宜耕地流转区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交通状况、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耕地规则度等。
其他文献
从连云港海域的海水和海泥中分离到了644株海洋细菌,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指示菌,经过初筛、纯化、定量复筛获得11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海洋细菌。室内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海洋细菌Ns-sw
新任教师入职的头三年是其整个教学生涯的关键时期,它关系着教师的后期职业发展,因此如果新任老师能够顺利的获得角色认同,那么他就能迅速的在教师这个职业中得到归属感和提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是连接城乡、地区、农业和非农产业协调发展的纽带。随着贵州省农民工代际禀赋逐渐趋于差异化、农民工群体日趋年轻化,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研究贵
Nager综合征是一种由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引起的罕见而复杂的先天缺陷。Nager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多样性,是以面骨发育不全和轴前性肢体畸形为主的疾病。对Nager综合征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都市农业与信息化的相互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都市农业信息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衡量某一地区或国家农业水平高低的
探索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点,积极寻求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平台,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并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作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低收入群体,其基本生存保障问题依然非常值得研究,特别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我国政府也在积极的采取
观光农业旅游作为近年来一种新潮的旅游方式,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了高昂的发展势头,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每个人与农村都有着剪不断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机制概括地说就是四句话:"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在这个机制中,双向选择和项目带动是基础,建立利益
<正>6月22日,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经过现场答辩和激烈角逐,20件作品获得特等奖,30件作品获得一等奖,51件作品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