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空间的乡土意象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农村建设活动空前,而部分村落的空间环境在改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新建的村落乡土特色缺失,改造的村落乡土特色渐弱,乡村风貌越来越与城市趋同。   本文目的在于解析大众认同的乡土意象由何种元素组成,元素之间以何种关系组织在一起,以此勾勒出大众心目中的乡土意象,为具有建设有乡土特色的新农村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式参考。   经过对认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的梳理,可知意象的形成有规律可循,而其形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与人交谈:阅读观览各种文艺作品;实地踏勘。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本文主要就形成乡土意象的文艺作品展开研究,选取大众认同具有乡土特色的三种文艺作品--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画、农民画--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素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中提取构成作品的意象元素,并分类进行归纳。   经过对意象元素的进一步分析,得出构成乡土意象的常用元素。针对常用元素之间的关系展开详细论述,分别论述山、水、田如何体现或强化了村落空间的乡土特征;并对村落空间内部的乡土特色是如何呈现出来的进行了具体的解析。   综合本文的研究发现:村落乡土意象的形成,首先是因为村落在地理空间上和山、水、田的紧邻关系,具备“步行可达”的山水田园环境,是构成村落乡土意象的首要条件;在村落内部,组成村落的建构筑物在体量、材质、布局等方面的有机性特点,宅院中遍布的鸡鸭、玉米、辣椒等动植物,以及各种取材自然形态自然的农事器具,也是构成乡土意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农村生活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农村风貌的城市化。针对眼下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农村风貌城市化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呈现了大众认同的特色鲜明的乡土意象元素和模式语言,并且为农村建设的乡土化提供了逻辑清晰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已经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可持续的、绿色低碳的道路转变。另一方面,在经济迅猛前进的同时,许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城
江苏宜兴丁蜀镇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不但是具有明清风貌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更是我国紫砂产业早期的诞生地、集中的生产地和长期的贸易中心,它还承载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街区及旧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许多历史建筑,由于其外观并不是特别出色,但是由于其年代久远,数量众多,规模集中,并形成了统一的街区结构,因
随着住房政策的调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居住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中小套型住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中小套型住宅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适应性设计则是其提高住宅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危机开始逐渐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在城市发展问题上,生存危机的典型表现是城市平面空间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城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四川省受灾学校1.18万所学校,面积199.72万平方米。39个国定重灾县计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无序蔓延,城市用地问题日渐突出。据发改委统计,本世纪以来,国内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50%,而城镇人口增加了26%。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低密度和分
随着人民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院建筑的发展速度空前,但在完成使用的建成项目中,在使用功能上及建造过程中凸显出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评价体系,为医院提供强大实效性指导
观演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的载体,以物质空间的形式表现出其所在社会文化中的表演形式、社交形式、以及技术基础。其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必定是在当时技术条件支持下与表演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艺术表现媒介日新月异。建筑表现作为建筑学以及相关研究课题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媒介的支持下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为了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