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图像分析的微区薄层电阻四探针测试技术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元件——集成电路已由超大规模(VLSI)向甚大规模(ULSI)发展。图形日益微细化,电路尺寸不断缩小,这一方面要求芯片材料的直径不断增大以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对晶体材料的完美性、机械及电特性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芯片微区的电学特性及其均匀性已成为决定将来器件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因此,微区电阻率的测试成为芯片加工之中的重要工序。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讨论微区电阻测试的重要性,综述如今已研究出来的各种测试方法的特点;详细分析四探针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讨论常规直线四探针法、改进范德堡法和改进Rymaszewski四探针测试方法;研究四探针测试技术中的共性问题,有限元法适用于解决有限尺寸样品的边缘修正问题;完成薄层电阻的测试仪器的系统设计,其中在机械系统设计中,应用无间隙水平移动测试平台,控制被测样品的测试微区的间距,实现了以较高的定位精度进行大型硅片的无图形等间距测量;在薄层电阻测试电路中运用微处理技术,实现了测量的自动化和程序化,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测试。 研究方形探针和直线四探针测试过程中探针游移对测试结果造成的影响;提出解决方形四探针微区测试过程中探针游移的改进Rymaszewski公式及可操作的测试方案,并完成实际样品的测试工作。 本课题将图像识别技术监控四探针测试微区的探针调整、定位问题,利用程序驱动步进电机自动定位以加速测试进程;对采集到的探针图像进行预处理,灰度修正,直方图修正,二值化以及边缘提取等分析和处理;在进行探针图像分析、取阈值选取原则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探针位置的识别与定位,自动调节探针测试区域,实现监控的功能。最后,实现了在程序控制下对硅芯片电阻率的自动测量。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首次采用图像识别与分析技术应用于微区电阻测试之中并实现探针自动定位;2.提出解决方形四探针测试中探针游移的改进Rymaszewski公式及相应的测试方案,完成实际样品的测试;3.应用无间隙水平纵、横移动测试平台,实现大型硅片的无图形高精度等间距测量;4.研究了方形四探针和直线四探针探针游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5.研究了探针图像的各种预处理方法并应用像素的阈值选取方法识别探针并自动调节探针测试位置。6.完成具有图像识别功能的全自动四探针微区电阻率测试仪的研制。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潘常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院长,普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交大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建筑系统研究分会会员,
伺服系统及控制技术是研制开发各种先进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关键性技术,其性能的改善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本文阐述了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关键技术的发
目的:探讨微小RNA-197(miR-197)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以及阻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机制。方法:构建miR-197过表达载体
以某水库工程为例,对该水库出现渗漏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压灌浆防渗法、高压摆喷灌浆法和帷幕灌浆法三种方法,对其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帷幕灌浆技术对其进行防渗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non-diabet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s,ND-CKD)3-5期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并用体内维生素D3水平来预测其风险。方法:对ND-CKD3-5期患者的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围术期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
<正> 党史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它要使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懂得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而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继发性肺损伤大鼠TNF-α与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 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n=1 0):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组(I/R组),姜黄素
奢侈品为啥都在年轻化?因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有近一半未满30岁,千禧一代和z一代将成为中国未来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目的探究PDA技术在静脉用药的调配、监管,降低输液调配误差方面是否具有显著优势。方法将PDA先进技术应用于输液调配安全管理并与传统输液流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移动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