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ato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选取晚清和民国初年为考察时段,从铁路借款模式的变迁、债权人的选择、对铁路外交和内政延伸功能的评断等几个视点出发,宏观地剖析近代中国的铁路外债观。本研究以铁路外债观的演进为主线,系统深入地阐释近代中国关于铁路外债问题认识的演变历程和基本特质。 第一、通过对主要的铁路外债进行个案考察,揭示近代中国对借款筑路模式探讨及运用的历程。近代铁路外债观基本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一是甲午战前朝野对借债筑路从排斥到初步认可。二是甲午战后以芦汉铁路借款为蓝本,形成了“以路作抵”的铁路外债观,导致大量路权丧失。三是以粤汉铁路的赎回为起点的拒债高潮,高举文明排外旗帜。四是借债筑路主张的重新倡导,这主要表现在争取借款条件的改善和宣扬“借债救国”。五是民初对列强在华共同投资铁路的回应,集中体现在对新银行团利弊的讨论。 第二、以社会舆论为基础,考察朝野关于借款筑路的基本主张以及在具体个案上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反应。在对这些言论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探讨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及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第三、结合国内政局、中外关系的变迁,审视近代铁路外债观所具有的超经济内涵。国内政局方面,以近代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对于铁路外债观的影响为研究的重点,同时对铁路外债观在晚清宪政进程的特殊作用作出评述。中外关系方面,探究“路亡国亡”、“借债救国”这对截然相反的观念发生、发展及对峙的历程,进而评判近代民族主义对铁路外债观的影响。 近代中国铁路外债观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带有内发性的特征,综合体现了近代中国对于经济独立与政治独立的追求。它应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研究中相对独立的部分。本文通过对铁路外债观这一富有社会影响力的问题进行研究,意在揭示近代中国因低下的国际地位而在利用外资上的基本思想倾向,并重新建立一种对落后国家近代化道路进行更为合理解释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参保人员不断增加及社会保险工作的展开扩大,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较大的进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均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目前
幽默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中,幽默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如此,如果能更好地使用幽默,有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因此
在主流增长理论中,传统上只承认一种经济增长类型,即新古典增长,而忽略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这不仅倾向于低估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学术史贡献,也
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成功就业,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外,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对大学生的就业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本文
在物流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顺丰速运以其经营管理中所采用的直营模式在国内速递行业内获得了成功。本文试图通过对其进行SWOT分析,探讨直营模式在物流行业的前景。
本文浅述了学生中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预习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中明确目标、形成疑问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数学预习内容、预习方法及评价体系三个层面提
为更好地理解我国中小城市地区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浙江中部典型内陆城市--兰溪市近郊和市区两个站点 2016 年四个季节的 PM2.5样品,测定了碳质气溶
藏族题材绘画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形成的,但藏族题材在近现代中国油画创作的技法改革和形式演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很多画家都
"造型·表现"是新课程规定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四种活动之一,也是小学美术学习的基础性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的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规定。当前小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