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回溯管理规则中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暂行管理办法》实施以后,保险双录新规成为热议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旨在探究符合商业时代需求、切实可行的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法律制度。《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暂行管理办法》作为现行有效的部门规范性文件,旨在规范保险销售行为及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其相关规定涉及到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及保险合同效力的相关问题。现代社会,保险消费者相关信息具有相应经济价值及财产属性,正因如此,保险消费者信息关涉到保险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如何保护,亟待解决。因此,本文主要从四部分论述可回溯管理规则中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因为可回溯管理规则对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本文主要从知情权以及受教育权两个方面去阐释可回溯管理规则对保险消费者这两个权利有一定的保障,而且该规则能够使保险人更好的履行解释、说明以及告知义务。但同时,可回溯管理规则与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从对保险消费者选择权的否定以及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侵害的可能以及保险合同效力等方面,本文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对可回溯管理规则中保护消费者选择权的影响与保护的角度展开讨论。首先对保险消费者选择权的内涵以及它的制度基础进行了分析,然后认为可回溯管理规则对保险消费者选择权既存在积极意义,同时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以及保险消费者拒绝双录的选择权的侵害。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些影响,本文第二部分还对保险消费者选择权的保护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应该建立健全保险信息公开制度、意思自治实现于例外中的问题化解对策并进行了分析论证。第三部分从保险消费者隐私权的正当性入手,发现可回溯管理规则对保险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存在许多问题,如缺少具体规定、信息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为此本文认为应该建立相应信息管理制度、加快专门立法去解决在双录前提下保险消费者的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未选择双录情况下保险合同的效力认定与影响问题,主要是通过一般情况下保险合同成立的认定,如承保流程、方式、合同成立时间等去分析。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投保人未选择双录情况下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此外该部分还对投保人拒绝双录后举证责任分配、未双录时投保方理赔权利等争议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
其他文献
心理动词的研究长久以来引起现代汉语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学界对心理动词的界定、分类、句法、语义角度研究成果颇丰。经长期深入研究已形成统一概念以及研究框架体系。心理动词中的“心理”不同于普通心理学所讲的“心理”。心理学的心理范围比较大,是人的头脑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而语法学界所指的“心理动词”是人的心理活动在语言中的“反应”。近几十年来,心理动词的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做的巨大贡献,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行业受政策调控的影响呈周期性发展,其作为天然的密集型行业,能否进行有效的融资活动对房地产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近两年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愈发频繁、趋于严苛,融资活动变得十分艰难,随着2019年5月银保监23号文的出台,国内的融资渠道愈发收紧,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通过境外发债的方式获取资金,境外发债币种
劳动力市场主要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两大类,非正规就业是为了适应市场对灵活用工需求而产生的。然而劳动力市场上的这种定义上明确的两分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立法对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也有了明显的区分。宪法第42条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同样是通过劳动付出获得报酬,正规就业从业人员所享有的劳动权益和保障内容相当丰富和广泛;比较而言,部分非正规就业从业人员所享有的劳动权益和保障则少了许多内容。也有
《小康》杂志调查显示自2012年起连续六年食品安全问题,位居“中国全面小康进程十大焦点问题排行榜”之首,是近几年民生问题中的热点问题。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食品产业链的细化,从食品的源头种植、养殖,中期的生产、销售,后期的仓储、运输,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隐患。而且随着近年来线上的购物模式的盛行,也出现食品犯罪与网络结合的新犯罪样态,这也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提出新的挑战。为充分发挥刑法预防及遏制食
借记卡盗刷的现象在司法实务中屡见不鲜,但对于盗刷行为性质的认定及损害赔偿责任的探讨却始终存在较大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对于持卡人与开户行之间的法律关系未予厘清。本文第一部分从司法实践角度,对借记卡被盗刷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主要有开户行全责、开户行不承担责任、开户行和持卡人按比例承担,这三种主要判决结果。并对不同判决进行了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持卡人和开户行法律关系认定不同、义务内容认定不同
专利权作为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实施该项技术获得利益而排除他人干涉的法定权利,能够激发包括发明人在内的权利主体的创造积极性,从而实现为天才之火增加利益之油的目的。而专利当然许可制度则能够便利专利技术需求双方的信息对接,降低专利实施许可的成本,让获得专利权的技术能够顺畅的从发明人为主的所有者流动到技术的需求者、使用者,使得专利权的效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在构建这一制度时,需要在明确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
在西方道德哲学史上,理性在道德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情感则受理性的支配与控制,道德被认为是情感对理性的服从或理性对情感的克制。随着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理论哲学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哲学原则下,实现了“认识论转向”。道德哲学与理论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论哲学范式的转换为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奠定了思想基础。近代哲学对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使得道德哲学开始关注人性,道德开始在人性的基础上建构,人性中理
目前,我国所急需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中青年人数比例急剧降低,老年人数比例迅速上升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老年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利用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继续发挥余热,成为了退休再就业者。但是目前我国退休再就业者这一群体并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其在劳动权益实现上存在较多的困境。现实中,因部分问题没有得到法律明确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成本费用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所耗费资源形成的,成本费用方面的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和未来企业价值的实现。成本管理受到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成本习性研究是实证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2017年,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帮助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
并购与反并购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外市场上。国外企业的并购活动始于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与国外的并购发展进程相比,我国1984年才出现第一起企业并购。并购方式主要包括协议并购与要约并购两种。相较于协议并购而言,要约并购在当下经济市场中股权分散,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背景下,其规范化、市场化的操作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要约并购发展的基础上,目标公司管理层如果不接受并购方发出的要约条件,就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