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该研究中,我们采用卵白蛋白致敏SD雄性大鼠,经抗原反复攻击制作大鼠的哮喘模型,对致敏大鼠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离心后的细胞沉淀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发现致敏大鼠BALF内白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分类计数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比正常对照大鼠显著增加(P0.05).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5-LO途径各种酶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发现致敏大鼠的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该研究中,我们采用卵白蛋白致敏SD雄性大鼠,经抗原反复攻击制作大鼠的哮喘模型,对致敏大鼠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离心后的细胞沉淀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发现致敏大鼠BALF内白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分类计数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比正常对照大鼠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切片发现气道粘膜下和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其组织学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大鼠(P<0.05).用反向高效液相法(RP-HPLC)测定致敏大鼠肺和脑组织的LTs含量变化,发现致敏大鼠脑内LTB4的水平和肺组织内的同步升高,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LTC4的含量仅在肺组织内升高,脑组织内与正常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5-LO途径各种酶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发现致敏大鼠的肺和脑组织的5-LO和LTA4-H mRNA的表达较正常大鼠显著上升(P<0.05),LTC4-S mRNA的表达仅在肺组织内升高,RT-PCR的结果与RP-HPLC的检测结果相同,提示哮喘状况下肺和脑组织LTs的变化发生在转录水平.应用免疫印迹法对哮喘状况下肺和脑组织5-LO的蛋白质表达进行检测,其水平也是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P<0.05),补充了RT-PCR法对5-LO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LO的蛋白质表达定位进行研究,5-LO在肺组织的表达以浸润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肺泡上皮细胞也有表达.以上的研究结果提示,脑内的5-LO代谢途径对哮喘存在神经免疫调节关系;哮喘时5-LO途径及其代谢产物LTB4的变化发生在转录水平;脑内升高的LTB4水平对哮喘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倒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导致机械化收割困难。造成油菜倒伏的原因较多,既有品种本身的原因(内因),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因),要区分导致油菜倒伏的单一原因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对甘蓝型油菜抗倒性状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不多,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现有研究中有关倒伏的评价指标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开展对甘蓝型油菜抗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基础研究非常必要。 本研究利用抗倒能力有较大差异
本试验选用了五种不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种质(白鉴13、CGN03995、甘华油杂9号、中双11号和油菜新种质六倍体)作为试验材料。其中六倍体是由白菜型油菜白鉴13与埃塞俄比亚芥CGN03995杂交后,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后得到。试验比较各种质的生育期、生育进程、农艺性状、SPAD以及抗逆性的强弱。为研究油菜新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1.不同种质油菜
目前马铃薯育种进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由于马铃薯常规栽培种具有四倍体遗传特性和高度异质性。但是,常规杂交育种仍是目前育种的主要手段,由于马铃薯栽培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普遍存在亲缘关系,导致杂交育种优势难以得到体现。因此,利用具有丰富变异的二倍体马铃薯,建立高效的马铃薯再生体系,以及离体筛选耐盐突变体将对马铃薯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份经选择适应长日照的原始二倍体栽培种富利亚(Solanum
本研究目的在于卢德勋(2001)提出的粗饲料品质分级指数GI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以建立用于实验研究的新一代GI(GI2008),并对在奶牛养殖应用效果中的研究,比较利用GI2008、GI进行粗饲料混合搭配,筛选理想的混合粗饲料配方,观察其乳牛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本研究获得的结果:1、用于粗饲料NDF和CP评定单项指标的比较就粗饲料NDF而言,动物的反刍和NDF含量成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建议选用P
本研究建立了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体外培养体系及奶牛乳腺组织αs-酪蛋白合成量的Western-blotting检测方法(试验一),并利用建立的体系和方法,分别研究了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浓度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二);蛋氨酸与蛋氨酸二肽不同组合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三)以及不同氨基酸及二肽组合模式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四)。 试验一、奶牛乳腺组织体外培养体系和αs-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方法;研究小檗碱对大鼠体内阿托伐他汀钙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提供小檗碱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的参考依据。 方法: (1)对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评价其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 (2)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方法,对
前言: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具有相同的致病风险因素,人口老龄化加剧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些因素导致癌症幸存者心血管疾病过早发生以及死亡率的升高。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为HER2靶向药联用化疗,因顾虑蒽环类抗生素与HER2靶向药同时使用的协同心脏毒性,化疗药常选择微管类植物药而甚
目的: 基于热门抗肿瘤靶点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晶体结构,前期课题组和上海药物所合作,利用基于分子对接的计算机虚拟筛选手段,发现了新型选择性非核苷类小分子DNMT1抑制剂DC_05以及通过相似性搜寻获得的DC_517,并测定了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在团队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咔唑3或3,6位引入氟原子或将咔唑母核改造成杂环,同时对化合物侧链进行修饰,以期待获得一系列
目的: 仁术敷脐方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方,具有成药前景。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筛选仁术脐膏的提取工艺,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建立仁术脐膏质量标准,完成中药新药(六类)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仁术脐膏在小鼠靶器官的分布。 方法: 1.仁术脐膏的提取工艺考察 ①以药效成分保留率为指标,比较砂仁、苍术、肉桂、丁香四味组方饮片,分别经水蒸气蒸馏工艺、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目的: 课题组在前期咔唑类DNMT1小分子抑制剂基础上,设计合成了新的氟取代咔唑类DNMT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确定氟取代咔唑类化合物16-3对DNMT的抑制活性和选择性,并通过细胞、分子生物、及动物实验等方法初步探讨这一新型化合物体内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1.化合物结构的确定及DNMT选择性检测 通过质谱,红外,核磁等确定新型氟取代咔唑类化合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