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考拉宁功能化磁珠联合荧光法特异性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研究及应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深受世界各国领导和百姓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长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在发生的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由食源性病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成为了世界各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中之重。为了满足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对食源性病原菌快速检测的需求,克服传统检测方法如平板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等存在的耗时费力、周期长或灵敏度不高等缺点,开发易于操作、灵敏便捷的新型检测方法,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s antibiotics,GPAs)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具有强亲和力,不仅可以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还能作为检测革兰氏阳性菌的识别分子。同为识别分子的特异性较高的抗体、噬菌体等虽在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领域应用较为成熟,但GPAs具有易于制备和修饰,稳定性高且成本低等优点,在食源性病原菌的分离和检测中也深受研究者的喜爱。本文以GPAs替考拉宁(Teicoplanin,Teic)作为识别分子,并通过PEG和BSA“双重”介导的偶联方式修饰在羧基化磁珠表面(Magnetic beads,MBs),用以对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或食品加标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cytogenes)进行富集分离,并与免疫荧光量子点微球构建“夹心”复合物,通过检测复合物的荧光强度实现对两种目标菌的特异性检测。各章节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综述了GPAs在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识别分子和磁性纳米材料的偶联方式。第二章:建立了基于“双重”介导的Teic功能化磁珠(MBs-PEG-BSA-Teic),结合生物素化的猪Ig G修饰的量子点荧光微球(QBs-SA-Bio-Ig G,发射波长:525 nm)特异性检测S.aureus的方法。研究中首先将Teic修饰在MBs表面的偶联方式进行了优化,采用分离效率最佳的材料进行后续实验,即MBs-PEG-BSA-Teic。将MBs-PEG-BSA-Teic与S.aureus结合,借助外加磁场的作用实现对S.aureus的富集分离。在最佳条件下,该材料对PBS中菌浓度为3.3×10~1-3.3×10~6CFU/m L的S.aureus的分离效率高于89.34%,对该浓度范围内牛肉实际加标样中的S.aureus的分离效率也高于75.62%。该方法以Teic作为S.aureus的识别分子,且采用“双重”介导的偶联方式,提高了对目标菌的分离效率,降低了材料用量,节约了成本,采用QBs-SA-Bio-Ig G作为信号输出分子,实现了对S.aureus的灵敏检测。PBS和牛肉实际加标样中的S.aureus的检测限分别达到3.3×10~1CFU/m L和3.3×10~1CFU/g。该研究证实了Teic对S.aureus具有识别能力及其在磁分离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体现了“双重”介导的偶联方式在提高反应效率、降低检测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三章:建立了基于MBs-PEG-BSA-Teic结合聚乙二醇(PEG)介导L.monocytogenes抗体修饰的量子点荧光微球(QBs-PEG-Ab,发射波长:565 nm)特异性检测L.monocytogenes的方法。研究中首先将MBs-PEG-BSA-Teic与L.monocytogenes结合,借助外加磁场的作用实现对L.monocytogenes的富集分离。在最佳条件下,该材料对PBS中菌浓度在2.6×10~1-2.6×10~6CFU/m L的L.monocytogenes分离效率高于87.58%,且对该浓度范围内的牛肉实际加标样中L.monocytogenes的分离效率高于81.57%。通过MBs-PEG-BSA-Teic富集分离L.monocytogenes后,采用QBs-PEG-Ab作为信号输出分子,实现了对L.monocytogenes的灵敏检测。PBS和牛肉实际加标样中L.monocytogenes的检测限分别达到2.6×10~1CFU/m L和2.6×10~1CFU/g。该研究证实了Teic对L.monocytogenes具有识别能力,进一步表明其在磁分离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第四章:采用MBs-PEG-BSA-Teic结合QBs-SA-Bio-Ig G和QBs-PEG-Ab同时检测S.aureus和L.monocytogenes。研究中首先将MBs-PEG-BSA-Teic与S.aureus和L.monocytogenes共结合,借助外加磁场的作用实现对S.aureus和L.monocytogenes的富集分离。在最佳条件下,该材料对PBS中菌浓度范围在3.3×10~1-3.3×10~6CFU/m L的S.aureus的分离效率高于83.33%,对菌浓度范围在2.6×10~1-2.6×10~6CFU/m L的L.monocytogenes的分离效率高于77.96%。而对果汁实际加标样中该浓度范围内的S.aureus的分离效率高于62.54%,对L.monocytogenes的分离效率高于61.17%。本研究将该方法用于多种实际加标样中S.aureus和L.monocytogenes的同时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BS和果汁实际加标样中的检测限为10~1CFU/m L,对菠菜和牛肉实际加标样中的检测限为10~2CFU/g。该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多种实际加标样中两种目标菌的同时检测,为实际加标样中其它革兰氏阳性菌的检测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LMOFs)是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发光材料。其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都可以提供良好的发光性能,同时金属与有机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又能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发光,使得这种新型材料被广泛认为是比较有潜力的发光材料。其中,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 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
四元及五元硫化物功能纳米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物理和化学性质的重要多功能性材料,丰富、灵活的组成和结构使其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巨大的研究潜力。设计和制备多元硫化物功能纳米材料是材料、物理及化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四元I-III-IV-VI4族尖晶石结构AgInSnS4纳米片和五元I3-II-III-IV-IV6族Cu3NiInSnS6六方纤锌矿结构和立方闪锌矿结构纳米晶半导体由于合成困难而受到有限的关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由于其固有的机械柔韧性、结构可调性和易加工性被称为下一代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理想之选,但是在有效地调节非易失性存储元件、电容器和传感器的相变温度方面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障碍。利用“氟代效应”分子设计策略,即使用强电负性的氟原子对苄胺苯环上任意两个等位点的氢原子进行取代,得到四种双氟代胺化合物:2,3-氟苄胺(2,3-DFBA)、2,4-氟苄胺(2,4-DFBA)、2,5-氟苄胺(2
近些年来相变材料的研究十分热门,这与它在光学,电学,磁学等各大领域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质密不可分。铁电材料是一类特殊的相变材料,它不仅是压电材料也是热释电材料,具有非常丰富的性能,在传感器、电容器、信息存储、感应开关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相变材料的作用机制大多数为有序-无序型相变,而冠醚恰好是一种独特的易产生有序-无序型相变的环状化合物,因此常常被选择作为构建分子马达型相变材料的配体,我们由母体化
氮化硅纳米线因其优异的力学和光电性能,在纳米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子器件及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已有的几种制备氮化硅纳米线的方法,如碳热还原法、热蒸发法、先驱体热解法、燃烧合成法等方法普遍存在成本较高、产物尺寸难控制的问题。一般硅粉直接高温氮化法可大量生产氮化硅粉体,但其中只会产生少量的氮化硅纳米线。本文尝试以光伏领域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硅片切割废料中回收而来硅锯屑粉为原料,提出一种
异质夹杂问题是夹杂问题当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它在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工程应用中,大多数夹杂物都是异质的和非椭球(圆)的,因此非椭球(圆)异质夹杂问题的研究更具实际意义。然而,由于非椭球(圆)异质夹杂问题在数学处理上的困难,现有的大多数文献都是一些数值解,或者是近似解,少有显式的解析结果。同时对于不均匀本征应变作用下的非椭球(圆)异质夹杂问题,更是少有人问津,不管是解析解还
近年来,相变材料因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科学家的青睐,这些领域包括非线性光学开关、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和传感器等。在探索多功能相变材料的道路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已被广泛研究,这主要是由于有机和无机成分丰富,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功能的完美结合。为了寻找更多的相变材料,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小分子卤代胺,并与卤素金属合成了钙钛矿类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本文总共报道了10个和卤素有关的钙钛矿类有机
本文采用高温自还原法在空气气氛中合成了一列的Eu2+-Eu3+激励的磷酸盐基质荧光材料。采用热重法(TGA),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能谱(SEM-EDS)以及色坐标(CIE)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荧光粉发光颜色的调节:一是单掺杂稀土离子,控制Eu3+的掺杂含量结合其自还原产生的Eu2+,通过空间混色
孔洞和异质夹杂材料热弹性问题是夹杂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复合材料的研究深入和广泛应用,具有耐热性的复合材料受到学者的重视。由于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同,温度差产生的热应力作用导致孔洞/异质夹杂周围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可能引起孔洞/夹杂周围的应力集中,诱发微裂纹。本文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级数解表达,对远端均匀应力和非均匀温度场加载作用下含界面层的孔洞边界周围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远端热流和远端均匀应力(或夹杂
激光辐照是一种实现材料结构及性能调制的重要手段。当高能量密度的聚焦激光光斑作用于二维材料时,可导致材料发生减薄、相变等多种结构转变过程,其物理性质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本论文聚焦于三硫化钛(TiS3)这一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二维材料,利用聚焦激光束辐照这一高度可控的作用方式,以拉曼光谱为主要表征手段,结合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电学测量等多种手段,系统研究其对TiS3结构及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光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