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雄性不育基因iap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tar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雄性不育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在作物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对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玉米雄穗不同发育时期的分子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以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iapl(irregular anther and pollenl)为研究材料,对其败育过程、遗传方式、基因功能、可能的不育机理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在玉米盛花期,相对于野生型,iapl突变体的花药瘦小、萎缩,不能产生成熟花粉粒,表现为彻底的雄性不育;但雌穗可以正常接受外来花粉并结实。⑵以iapl突变体作母本,以自交系B73、昌7-2和郑58作父本,分别杂交获得F1,其F1均表现为雄性可育;以iapl突变体作母本,以3个F1作父本,分别杂交获得相应的BC1F1,3个BC1F1群体中,可育个体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例都为1:1,表明iapl突变体雄性不育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⑶利用树脂半薄切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野生型和iapl突变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iapl突变体花粉母细胞可以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但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致使小孢子从四分体中释放后未能继续发育而逐渐解体,最终导致雄性不育。iapl基因突变影响花药减数分裂后期绒毡层降解和小孢子发育的过程。⑷利用3个BC1F1分离群体的8896个单株,将iapl基因精细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通过遗传转化互补实验和CRISPR-Cas9系统对iAPl的敲除实验,验证了iAPl基因的功能。iAPl含有三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含有582个氨基酸残基的葡萄糖.甲醇.胆碱(GMC)氧化还原酶,是氧化还原酶家族的一个成员,推测参与花药发育过程中脂肪酸代谢过程:iapl突变体雄性不育是由iAPl基因的第三外显子上一个hAT转座子插入造成的。⑸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iAPl主要在花药发育四分体形成后期绒毡层和小孢子中特异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iAPl蛋白主要在细胞内质网行使其生物学功能。⑹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花药的代谢组比较分析,发现在成熟期突变体花药单位表面积蜡质含量高于野生型,单位表面积角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而单位质量花药的总脂肪酸含量要低于野生型。推测,L4Pl基因可能参与了花药发育过程中脂类代谢的调控。⑺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花药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初步鉴定出在花药发育过程中与iAPl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其他文献
辽河流域工业历史长,污染负荷大,大量污染物随废水排放沉积于河道底泥,成为二次污染源。对污染底泥进行修复,对保障水质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针对辽河
Class I Knottedl-like homeobox(KNOX1)基因表达的正确下调并维持沉默状态为植物侧生器官正常发育所必需。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虽然揭示了一些负责KNOX1基因下调的因子,但是这些
期货惹祸,衍生品交易亏损,从中航油到中信泰富,一个又一个企业栽跟头。究竟是金融衍生品陷阱太多,还是企业艺低技薄?有没有期货业务成功的案例?能否给那个叫风险的家伙戴上控
该论文旨在解决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用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光纤光栅传感器为波长编码,具有小巧、重复性好、对光功率起伏不敏感、便于连接和复用等特点,在近年越来越受到人
突触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其中谷氨酸能和GABA能突触连接组成了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骨架。突触传递的强度是灵活可变的,除了突触自身的活动可以短时或长
该论文将关注这种崭新的仪器思想.以12位数据位、32个信号采集通道、ISA接口数据采集卡为硬件基础,以Win9X为计算机操作系统,Visual Basic为软件开发平台,借鉴LabView等优秀
管道微波输能是对管道微机器人的一种新颖的无缆供电方式.采用微带天线作管道微波输能接收天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易于与微机器人集成等优点.该论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
小鼠出生后血睾屏障的组装对减数分裂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然而,生殖细胞在血睾屏障组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一直没有探明。在此,我们将KitW/KitWV小鼠作为研究模型。由于c-ki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viscous Cahn-Hilliard equation with spatial dimension n ≤ 5, and established global existence of weak solutions for small initial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空间用太阳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以GaAs、InP材料为基础的多结级联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其中以对GaInP_2/GaAs/Ge级联太阳电池的研究最为引人瞩目。这种电池理论转换效率超过34%,实验室的转换效率已接近30%,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空间用光电池,而国内在此领域才刚刚起步,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 本文工作的重点是用自制的低压MOCVD装置生长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