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巴基斯坦市场的果蔬产品来源国效应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我国政府印发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进行了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外国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尤其针对国外消费者对我国果蔬产品评价的系统深入研究更少,这种研究状况与我国果蔬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很不相称。中国国家形象在世界上褒贬不一,同时对中国产品形象认同度普遍较低,即便是在国家形象评价较高的巴基斯坦,其消费者对我国产品的评价同样不高,而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对外宣传和产品出口中,缺乏相关形象建设的政策和机制,造成我国产品出口时利润不高。因此,国外消费者获取果蔬产品来源国信息的途径和目的有哪些?消费者对来源国标签信息如何认知?对不同来源国属性有多大支付意愿?来源国形象如何影响国外消费者的果蔬产品评价?国外专家学者对来源国标签政策有哪些看法?同时,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我国如何充分利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契机以及“中巴友谊万岁”的国家情感基础,如何打造中国果蔬产品的“国家名片”,为中国果蔬产品赢得国外美誉?本文以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为研究背景,首先对中巴果蔬产品贸易现状和潜力以及巴基斯坦果蔬产品主要来源国和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问卷调研,分析了巴基斯坦消费者对果蔬产品来源国信息的获取途径及目的,并分析了其不同果蔬产品标签内容的认知程度。同时,本文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巴基斯坦消费者对果蔬产品不同来源国属性的支付意愿;接着构建了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理论框架,对来源国形象不同维度进行阐述,探讨了来源国形象影响消费者果蔬产品评价的作用机制。最后,从巴基斯坦专家学者的角度对果蔬产品来源国标签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巴果蔬产品贸易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应把握“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的契机,同时运用好“中巴友谊万岁”的群众基础来应对挑战。中国果蔬产品在巴基斯坦市场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机遇和挑战并存,最大的机遇就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因此,在中巴交通条件改善、巴基斯坦居民收入提高、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市场影响力的加大、巴基斯坦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认可等机遇下,中国应该充分利用“中巴友谊万岁”的良好基础,打造中国果蔬产品的“国家名片”。第二,在对消费者对果蔬产品来源国信息的获取和认知程度研究后发现,价格依然是果蔬产品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来源国信息作为果蔬产品选择的外部线索,对于口感、质量、营养等内部线索的评价来源国是重要的评价依据;同时,消费者会根据来源国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购买习惯,而且消费者对来源国信息的获取途径也很广泛,说明消费者比较注重来源国线索的获取和搜索。最后,在对不同来源国信息所代表的含义的分析结果显示,巴基斯坦消费者对来源国信息的理解和认知存在较大差异。第三,巴基斯坦消费者对果蔬产品不同来源国的支付意愿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巴基斯坦消费者而言:既羡慕美国的高科技水平和发达的综合国力,同样由于战争等原因对美国也有消极的国家情绪;而我国对于当地消费者既有质量差、价格低、食品不安全特点,但是由于两国友好的交往历史,巴基斯坦民众普遍对中国有积极的国家情感;而巴基斯坦则是巴基斯坦消费者母国。因此巴基斯坦消费者对此三国的支付意愿不同,表示巴基斯坦消费者对国家情绪、技术水平、国货意识等特征为代表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支付意愿,证实了来源国效应在巴基斯坦市场的存在。第四,果蔬产品来源国形象不同维度对产品评价具有不同影响。国家形象的认知维度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和自然景观)和人文因素(制造力和创造力)。国家形象的某一组成部分对不同产品的评价有不同的影响。国家形象的自然维度影响消费者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生鲜果蔬产品的评价,但不影响对基于技术的果蔬加工产品的评价。制造力维度影响对果蔬加工产品的评价,但不影响对生鲜果蔬产品的评价。研究还表明,消费者对一个国家的正面和负面情绪对消费者对该国产品评价有显著的影响,国家情感对产品评价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仇恨或崇媚的极端情况。母国认同对外国国家形象有负面影响。第五,果蔬产品的来源国标签可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但是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不大,最终还是以消费者的认可为准;世界范围内的果蔬产品来源国标签的标准化将有助于减少由不同标签标准引起的混乱。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时,既要从当前市场现状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将来实行强制来源国标签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尽早的做好国家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构建和宣传推广,使国家形象成为有利于产品销售的一张名片。
其他文献
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果树和生态树种。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干枣产区,其中灰枣是栽培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但其自然坐果率极低。花期喷施GA3是提高枣树坐果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但GA3诱导枣坐果的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灰枣坐果期不同发育阶段的枣花和幼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GA3诱导对枣花形态和结实率的影响研究,在明确表型差异时间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本文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文献对我国临床护理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四个导向”培训建议:以动态职业发展路径为导向完善培训类型、以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健全培训体系、以培训需求为导向重构培训模式、以成本收益为导向优化培训评估;并重点对培训模式提出“五化”策略:培训师资高质量化、培训对象高分层化、培训内容高适宜化、培训方法高效能化、培训管理高信息化,以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临床护理培训提供借鉴
中环化合物(8-12)具有独特的刚性骨架以及三维空间结构,是环状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植物百部作为我国传统中药,目前已有超过215种百部生物碱被分离报道,其中中环百部生物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尚未有针对中环百部碱的活性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百部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因此,实现对中环百部碱的集成式全合成,将对揭示百部生物碱的生源转换关系以及对百部植物活性的物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带梯度项的非线性椭圆方程(系统)Dirichlet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由于梯度项的存在,这类问题通常没有变分结构,导致变分方法不再适用.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简单有效的逼近技术来处理这类问题.具体地说,首先构造相应的辅助问题,然后利用Galerkin逼近方法得到辅助问题相应解的存在性,最后借助比较定理和逼近技术,得到原问题相应解的存在性,同时对解的正则性也进行了说明.值得一提的是,相关文
梭梭是准噶尔盆地荒漠区的主要建群种,在维护该区域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幼苗的补充与定居能力决定着种群更新和群落稳定,而土壤水分和养分是其自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以退化梭梭种群中1~3 a生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生长期幼苗的生物量、养分吸收与分配格局特征,揭示其适应干旱贫瘠环境的养分吸收分配规律,通过盆栽试验明确水氮添加对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关系,从植物养分吸收与分配角
新疆伊犁鹅是我国唯一来源于灰雁的草食性特色地方家禽品种,其肉质优良、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和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发展地方特色养鹅业不可替代的品种资源。但作为一个地方鹅种,伊犁鹅的年产蛋数较少,并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其最高年产蛋量可达27枚,最低年产蛋量仅为1枚,平均年产蛋量为11枚,较低的繁殖效率严重制约了伊犁鹅产业的快速发展。卵巢与卵泡的发育是影响家禽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鹅卵
细胞焦亡是一种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大脑里的小胶质细胞焦亡以及它的调控机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清楚。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系统地阐述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各项特征,以及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对小胶质细胞焦亡发挥的重要调控机制。经研究发现,IL-10敲除的小胶质细胞在脂多糖(LPS)的刺激下展现了多种细胞焦亡特征性的指标,包括活性的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染色,碘化丙啶的膜通透性增强
新疆地处干旱内陆带,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影响下,新疆旱灾产生损失呈扩大趋势。草地生态系统极为敏感和脆弱,且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但目前关于新疆草地物候对干旱事件响应尚未开展详细调查。本文以新疆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参数提取、机器学习、模型模拟、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厘清新疆近60年(1960~2019年)干湿状况与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和年际波动情况,掌握新疆气象干旱(
胍基乙酸(guanidineacetic acid,GAA)是动物合成肌酸的唯一前体物,在动物能量代谢中具有积极意义。胍基乙酸对畜禽生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较广泛的研究。GAA对牛、羊等反刍家畜的生产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牛羊增重、饲料转化效率,但是,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仍不能很好地解释GAA产生的促增重、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继续针对GAA影响动物代谢作用机制开展深入研究。
枣树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新疆枣树种植面积已达50万公顷,占新疆果树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日益扩大的枣林种植面积加剧了干旱区的林水矛盾,且枣林的生态效益还未探明。对干旱区枣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及水碳通量的研究,是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合理调节当地温室效应的核心内容。本文使用涡度协方差(Eddy covariance,EC)技术和辅助观测仪器,在干旱区滴灌枣林开展为期两年(2018年、2019年)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