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以六安市固镇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t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乡村,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衔接点。农副产品在这里输入城市,城市中的工业制品从这里进入农村,他是城市与农村的中转站。近年来,小城镇以飞快的速度扩张膨胀,伴随着人口集中、经济复苏,小城镇自身功能正逐步强化与完善,它既是吸纳农村人口的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引擎。小城镇的崛起与我国基本国情密切联系,它在我国城市化道路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从国情来看,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其中近八亿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如果中国实现城市化,把近八亿的农民转移到城市成为市民,依靠现有的大中城市无法承载;同时又会对资源、环境、交通、生态、就业、住房等各个方面带来的压力。同时,当前的大中城市也没有能力吸收掉如此庞大的人口,即使能够把人口吸纳进去,也无法很好地解决就业、交通、资源、住房等问题,甚至会产生像拉美国家那样的城市病,即在大中城市中形成巨大的贫民窟。假如中国在城市中产生了巨大的贫民窟,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可以保障绝大多数贫民窟中的人们基本生活。一旦中国经济发生动荡,社会发生波澜,在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广泛覆盖的情况下,而贫民窟中的人们失去土地又无法返回农村时,他们将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甚至给社会带来动荡和危机,正常的社会约束力很难在贫民窟中发挥约束作用,一旦社会正式组织无法发挥作用,那么宗教组织和黑社会组织的势力将深入其中,他们一旦控制了贫民窟,那里的情况将变的更糟糕。   因此,中国城市化道路仅靠大中城市无法实现,即使实现了也会产生很多问题。而小城镇量大面广,既与农村紧密相连,又与城市有效衔接,特别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实力增强,功能完善,能够吸纳大量农民在其中就业、生活。同时,小城镇基本保持着熟人社会状态,这对维系人际关系很有意义。本文所提到皖西地区,地处我国中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农民进入小城镇中生活,只要有一定的产业支撑就可以实现就业。即使无法实现就业,在离他们不远的村庄上,仍有可供保障基本生活的土地。他们“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灵活自如,只要保障其农闲时有一定的工作与收入补贴家用,他们就可以在小城镇中过上悠然而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到类似城市般的公共福利与设施。   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很多讲究与学问,既不能盲目建设贪大求全,又不能规划滞后,漫步前进。要根据特定的地理状况、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地方特色进行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皖西属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水平属中等水平,其城镇化既不能向发达地区那样操之过急,走“大跃进式”的道路脱离实际,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又不同于西部地区,人少力弱,尚欠发展。本文选择皖西一个具有个案典型的小镇固镇,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总结其正反方面经验得失,提炼出城镇建设中的各方因素,进而,以固镇为基础,把研究视角推向皖西地区与固镇相类似的一百二十余乡镇,为皖西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指引道路,以此来提高皖西地区小城镇发展的质量,充分释放皖西地区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能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根据近几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结果显示就业率持续走低,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学者们
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要阵地,其主要特点和任务即对党员实施党性教育,所以党性教育已经成为党校的一门必修课,而党性教育也要贯穿于学校教学的始终。只有将党性教
学位
基层党校校刊是由基层党校主办的,以基层党校为阵地的服务于党校工作大局以及教学科研的党校的喉舌和舆论载体之一。其反映的是党校的教科研成果以及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情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从我国企业仍然高发的各类事故的原因分析,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生产场所环境不良,约占事故总量的70%.这说明,事故的发生,已不再单纯是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而是反映出了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成和发展从自然经济阶段的“人的依赖关系”状态演进到“以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状态。市场经济的本质凸显了人们追求自身正当利益、
在每次开设《营养与保健》这门课程时,我都会向学生们推荐一种常用营养药——谷维素,而每当我介绍完这种药的用途以后,学生都会特别感兴趣,这是因为谷维素在学生的 Every ti
要想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思考和讨论的氛围和空间,在关键环节上进行设问引导,启发他们思考创新。站在课
期刊
我国炼油污水处理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历史,已逐步形成体系。随着炼油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促进了当代新技术的应用和处理措施的逐步配套。本文从选用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