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系统分析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目的:血管成形术越来越多被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根据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明确血管成形术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我们通过从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从1980年1月到2010年12月病例报道及临床试验,并对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终止事件(卒中和死亡),二次终止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预设纳入标准,系统评估73份研究,单纯球囊血管成形组,纳入33研究,病例数1088,支架血管成形组纳入40研究,病例数163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球囊组与支架组的终止事件发生率分别8.73%(95/1088)和6.07%(99/1631)),OR: 1.48(95%CI:1.11-1.98)(P<0.05),技术成功率分别是86.3±11.1%和97.1±2.1%(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中后循环发生率高于前循环,与球扩支架相比,自膨支架有较高残留狭窄。在随访结果中,单纯球囊血管成形组较支架组有较高1年卒中率(15.3% vs 9.1%, OR:1.63; 95% CI: 1.28-2.07,P=0.000),但是单纯球囊血管成形组与支架血管成形组的再狭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支架血管成形术技术可行,但其终止事件值域较宽,其远期效果不明确,对于更广泛运用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应该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并期待大随机试验结果。第二部分改良的预扩张技术下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目的: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具有技术挑战性,残留狭窄和再狭窄必须降低,评估改良的预扩张技术下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50%),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根据不同预扩张技术,将其分成两组:组1(标准预扩张技术)和组2(改良的预扩张技术)。对比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复发卒中和再狭窄,并对风险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技术成功率98%(48/49),最初终止事件包括1例小卒中(2.12%)和2例TIA(s4.26%)。狭窄度分别由77.11±10.09%降至27.50±6.91%(组1)及72.56±10.46%降至8.20±5.41% (组2)。共有43例患者平均随访12.92±5.08,复发终止事件2例(4.65%)。TCD随访43例,DSA随访23例,CTA1例。再狭窄率分别是8/18(44%,组1)及3/25(12%,组2)。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再狭窄与残留狭窄和糖尿病有关。结论: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有高的技术成功率和低的手术并发症,改良预扩张技术可降低残留狭窄和再狭窄。第三部分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目的:观察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自2007年至2010年,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伴有31处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70%),在药物治疗无效情况下,经Wingspan治疗,临床评估通过MRS和NIHESS完成。结果:技术成功率100%,平均狭窄度由术前82.28%±8.02%降至11.18%±7.28%(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是10%,2例穿支梗塞和1例支架叠加导致一过性血流灌注不足。临床随访27例,影像学随访19例,1例有症状性再狭窄,其他无再狭窄和缺血事件。结论:根据我们资料,Wingspan支架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是有效、安全的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对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